名稱:頭屋村客家聚落

客語拼音:四縣:teuˇvugˋcunˊhagˋgaˊqi log

別名:崁頭屋

名稱:頭屋村客家聚落客語拼音:四縣:teuˇvugˋcunˊhagˋgaˊqi log別名:崁頭屋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A3-1000512-2009-000346
著作者:
普查人員:徐瑜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聚落
種類:漢人街庄
描述:
歷史沿革:頭屋鄉地處苗栗盆地東緣,早期的開發,與入墾苗栗的墾戶,關係極為密切。頭屋鄉的拓殖,嘉慶以前以西半部平原區為主,道光以後,陸續向東深入山區。頭屋鄉的開拓至光緒20年(西元1894年),日本時代以前,全境均已開墾殆盡。乾隆初年(西元1736年)張聖仁、謝超南率佃農數十人開闢崁頭屋;湯孔聖、巫玉生、巫玉長開闢崁頭屋,其後裔陸續開闢北坑、老田寮等地;古揚基、古招基、古原基、古尾基等兄弟開發崁頭屋、扒仔岡。乾隆2年(西元1737年),王德珪於現頭屋村中興莊建東興莊。清嘉慶年間,范德志兄弟五人偕母彭氏渡海來台,先在苑裡山區落腳,後至崁頭屋拓墾。徐金昇於嘉慶初年(西元1803年)率族人入墾崁頭屋。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頭屋村舊名崁頭屋,「崁」在客語意指上下兩平坦地形間的小崖,而崁頭屋的崁字,是指頭屋國小西側至後龍溪河堤間的小崖,昔日墾戶的聚落在此崖之下,故得名,而頭屋村也是頭屋鄉最早開發之處。日本時代稱崁頭屋莊,包括今頭屋村與象山村,民國35年(西元1946年)元月設村時,命名為頭屋村。頭屋村地當後龍溪納其支流老田寮溪處凸岸的河階上,村內有一小地名「竹子閣」,位於頭屋國中北側,為「苗栗詩社」要角徐仙階故居。
地區整體特色:頭屋市區的發展以頭屋村為主,以今中正街從頭屋國中校門前,至鄉公所前之間為「原點」。早年,先民墾入頭屋,頗多由今苗栗市渡後龍溪入頭屋。清同治7年(西元1868年),設「崁頭屋渡」,以方便商旅來往。日大正初年(西元1912年),開發錦水油氣田後,沿今中正街西行,曾以鐵涵管架設便橋,橫渡後龍溪,中正街成為最熱鬧的地區。日大正13年(西元1924年),尖峰公路闢建後,中山街日趨繁榮,頭屋市區擴展至尖峰公路。
日期:
建檔日期:2008-10-20
來源: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語言:
中文
關聯: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地方耆老口述;地方誌(書名:頭屋鄉誌、重修苗栗縣誌)
範圍:
所在地:苗栗縣頭屋鄉
經度:120.85133
緯度:24.575055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名稱:白玉村黃屋聚落
名稱:白玉村黃屋聚落
名稱:北埔下街
名稱:北埔下街
名稱:興南村番仔埔
名稱:興南村番仔埔
名稱:埔羌下
名稱:埔羌下
名稱:北埔村客家聚落
名稱:北埔村客家聚落
名稱:象山村客家聚落
名稱:象山村客家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