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名稱:小鎮春回

翻譯名稱:Gain Sons, Not Losing Daughters

原件名稱:小鎮春回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原件編號:A-139
詮釋資料識別碼:cca200101-mv-FFF0074
資料類型:
電影
作品類型:劇情片
原件與否:重製╱轉拷
藏品層次:單件
著作者:
導演:楊文淦| 編劇:吳桓| 監製:周天固| 製片:楊樵| 助理製片:彭世偉| 副導演:吳桓、牛振銓| 攝影助理:袁宏威、蔡金泉| 美術設計:彭世偉| 燈光:戚維銘| 剪輯:沈毓奇| 錄音:王榮芳| 音樂:駱明道| 作詞:楊文淦| 佈景:吳漢生| 化粧:覃國強| 劇務:陳永盛| 場務:趙學顏| 場記:孫樂瑜| 道具:趙康興| 劇照:郭肇元| 服裝:李百廉| 陳設:譚楓|
主題與關鍵字:
文藝
描述:
摘要或大綱:台灣南部某小鎮陳姓孀婦,薄具資産,育有三女。長女秀蘭性格內向,在家經營小裁縫店;次女秀珍從事理髮業,與鄰村青年林子文相戀;三女秀玲是臺北的一名歌星,結識華僑何志剛,已論及婚嫁。陳母囿於舊觀念,要求三婿中必須有一人入贅,以繼承香火。這時,適逢當局施行新社區計劃,需拆除裁縫店的一部分,陳母不允。秀蘭結識執行新社區計劃的工程師李達新,兩人情愛日增,陳母頗爲不快。何志剛雙親催逼,秀玲匆促公證結婚,卻被陳母逐出家門。陳母暫居另一新社區時,方知新社區發展之必要,對工程師的誤會日漸消解。除夕夜,秀玲在電視上以歌聲傳達思母之情,又偕志剛再度回家請罪,方獲諒解。三個女兒終於相繼結婚,輪流奉養老母,承歡膝下,母親見女婿各有所成,遂扭轉了招贅的觀念。
參展及得獎紀錄:1969╱第7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配角(張冰玉)、最佳編劇(吳桓)、最佳彩色攝影(鄭潔)
對白字幕:中文
出版者:
出品國家:台灣
出品公司:台灣電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影帶格式:Digital Betacam
數量:1
影帶播放長度:01:45:00
畫面比例:寬銀幕
系統:NTSC
色彩:彩色
聲音系統:磁性╱Stereo
語言:
作品語文:國語
範圍:
出品國家:台灣
管理權:
典藏國家:台灣
典藏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使用限制:開放:允許授權使用

授權聯絡窗口

影視聽中心服務信箱及電話
service@tfai.org.tw
02-85228000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海上明珠-琉球鄉
海上明珠-琉球鄉
佳里蕭瓏社
佳里蕭瓏社
四季如春-恆春鎮
四季如春-恆春鎮
太極要義
太極要義
主要題名:台灣省議會省政總質詢
主要題名:台灣省議會省政總質詢
砧山挺秀 甲水長青-大甲
砧山挺秀 甲水長青-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