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蔡氏祠堂

瓊林蔡氏祠堂
瓊林蔡氏祠堂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建築
描述:
簡介:瓊林有數座蔡氏祠堂,每座皆不同,典型的金門聚落。
建築樣式:廟宇建築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蔡氏在晉、唐之際入金,而於宋高宗時定居瓊林。歷六百餘年的繁衍,其中得進士者六、舉人七、貢生十五、武將六,其他進學出仕者亦多,族內節孝忠烈事蹟者更是不勝枚舉。宗族內也有一套嚴謹的組織體系,舉凡族訓規約無不備載,而瓊林村內目前仍得存甚多的各房各派宗祠,正是這套完整制度的最佳例證。   瓊林聚落是金門早期傳統建築,宗族聚落的典型。此類保存完整又龐大的傳統聚落,在重視文化資產保護的今天,瓊林聚落可說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產。綜觀之,瓊林聚落在整體環境的感受,頗具傳統社會之古樸、寧靜、閒逸。在人文歷史演變、聚落地理、建築環均值得保存以作更深入之研究。如(一)、瓊林聚落在建材、構造頗具多樣化,可為金門代表性的典型構造集合體;(二)、整個村落小型社會組織架構;(三)、在人文歷史上,瓊林蔡氏明代科甲聯登,一門顯貴,清代武官、舉人出仕者極多,為金門望族;(四)、宗族組織建全,至今仍保有傳統特有文化。 二、時代之遠近:   十一世宗祠於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為德宗七世孫蔡蔚亭獨力捐建,距今一百四十餘年。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蔡十七郎,入贅至平林陳家,是為瓊林蔡氏之始祖。由於子孫繁衍,迫使陳姓氏族轉居陽翟(今陽宅),於是平林成為蔡氏世居之地,其後瓊林蔡氏分九房,住四甲之地,並各建宗祠。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瓊林的這些家廟、宗祠,除各有其傳統與特色之外,最重要的是提供了單姓血緣聚落的學術研究,也提供後人研究金門文教風氣發達的史實。 五、數量之多寡:   瓊林村宗祠七座八祠,十一世宗祠為金門四座三進宗祠之一。 六、保存之情況:   十一世宗祠現今仍留存原貌,在格局、建築技藝上更為經典之作。近經整修,保存良好。   瓊林蔡氏家廟:俗稱「大宗」,該地本為祖十七郎公所居之地,現存家廟建於乾隆三十五年(西元1770年),規模雖小,但大木作頗為細緻。其部分樑柱已有腐蝕現象,恐有坍塌之虞。   坑墘六世竹溪公宗祠:建於何時,無人能詳,其營建年代應與六世樂圃宗祠相當。其為一顆印、五瓦筒、燕尾脊之建築,乃宗祠中最簡單者。近經整修,保存良好。   六世樂圃公祠:共有三進,品字門,前二進為六世宗祠,後一進為十世宗祠,不知何年所建,大約與六世竹溪宗祠相當。六世樂圃宗祠於日據時代,曾被用為馬舍,光復後數度成為瓊山國小教室區之一,國軍入駐金門後,借用為國軍野戰醫院,如今前後落已無法擋風遮雨,僅後落供村人泡茶閒聚之用。   前庭房六世宗祠:其建築年代約在乾隆三十五年之後數年,一顆印、燕尾脊之建築。該宗祠所用之木料因採大宗餘料,故較一般宗祠為粗,是其特色。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金門時,被徵用為倉庫,一度充當連軍廚,嚴重破壞,連堂中神主亦無一倖存。樑腐檣裂,門戶不存,岌岌可危,近經修護,保存良好。   大宗房十世柏崖公宗祠:建於清康乾年間,依傍大宗,位於瓊林中央,祠前有較大之廣場,數度成為瓊林國小校區及國軍講習訓練之場所。   藩伯宗祠:藩伯宗祠,村人稱之為「布政祖厝」,為新倉下二房十六世祖蔡守愚專祠,建於乾隆年間。其為一三開間二進兩廊的建築,最大的特色是,明間正面共開了三個門,門扇全紅,為御賜官宅所獨有。 七、規模之大小:   古蹟之範圍包括怡穀堂、大厝房、十世、坑墘六世、新倉下二房六世及十世、蔡氏家廟、新倉上二房十世、前庭房六世、藩伯等宗祠,另有風獅爺兩座。 八、附近之環境:   瓊林村位於金門島中央部位的北端,村南有一海拔四十四公尺的亭仔山,村西南有一海拔八十二公尺的雙乳山,村的東北原環繞了一條「小徑溪」,村西南也原有一條「溪沙溪」,唯此兩條溪流因築了蘭湖水庫而乾涸淤淺了。
日期:
年代:1840
古蹟公告日期:民國74年8月19日
來源:
數位檔案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http://www.dm.ncyu.edu.tw/
範圍:
行政區域:金門縣
地理位置:金門縣金湖鎮瓊林村瓊林街13號
管理權:
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授權聯絡窗口

陳嘉文老師
05-2717860
jwchen@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新莊慈祐宮
新莊慈祐宮
馬偕墓
馬偕墓
苗栗文昌祠
苗栗文昌祠
南瑤宮
南瑤宮
彰化關帝廟
彰化關帝廟
台南天壇
台南天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