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鎮北門

雄鎮北門
雄鎮北門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建築
描述:
簡介:與旗後砲台共扼打狗港口的小砲台
建築樣式:關塞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在歷史上,雄鎮北門砲台是在牡丹社事件之後所建,當時的用意是為防日軍再度來犯,而與旗後砲台同時興建。在當年的戰術位置上,大坪砲台為高砲台,旗後為中砲台,哨船頭的雄鎮北門為低砲台,可謂各有所職。而由於此三座砲台,對於清末打狗港的防務,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二、時代之遠近:   本古蹟建於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距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廷授沈葆楨為欽差大臣,辦理台灣防務及涉外事務。沈葆楨遂於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元)來到台灣,除調兵遣將、增修砲台之外,在沈葆楨與侵入之日軍交涉的同時,台灣道夏獻綸與沈氏並且推薦法籍顧問日意格(Prosper Giquel)與斯恭塞格(Segonzac)先至打狗附近勘察形勢,而調入台灣的淮軍提督唐定奎則率軍抵達旗後,兩位西洋軍事顧問即與唐定奎商議,在打狗港口建立幾座砲台。日軍撤兵後,唐定奎開工督造砲台。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時,尚配置傳統中式大砲,至中法戰爭後,才由劉敖改裝西式大砲。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雄鎮北門砲台所運用的材料與技術均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為特色。本砲台、旗後砲台與鳳山縣舊城之牆體多用咾咕石,而且用法熟練,構造堅實,或許可以推測當年興築時,除了文獻所載以兵工為主力外,地方的咾咕石工匠也曾參與其中。   本砲台基地本體為一隆起之珊瑚小丘,城垣牆體為石塊與三合土,外皮粉刷則為中國傳統三合土,成份為蠣殼灰。城垣之東面中央闢營門,形式類似傳統城門,上有雉堞,下為楣樑支撐之方形入口。五座雉堞為磚造。 五、數量之多寡:   現有經內政部指定之關塞類古蹟計有十七處。 六、保存之情況:   軍方在原砲台圍牆處加蓋磚造圍牆,居民則在兩砲台之間,軍營門口築一圓形園圃,外觀僅有輪廓尚可辨認。 七、規模之大小:   砲台範圍不大。 八、附近之環境:   本古蹟緊臨西子灣風景區,及中山大學入口處。
日期:
年代:1875
古蹟公告日期:民國74年8月19日
來源:
數位檔案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http://www.dm.ncyu.edu.tw/
範圍:
行政區域:高雄市
地理位置: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6號
管理權:
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授權聯絡窗口

陳嘉文老師
05-2717860
jwchen@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新竹金山寺
新竹金山寺
道東書院
道東書院
盧若騰故宅及墓園
盧若騰故宅及墓園
虎山巖
虎山巖
台中樂成宮
台中樂成宮
台南東嶽殿
台南東嶽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