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沙墓

吳沙墓
吳沙墓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建築
描述:
簡介:開蘭先賢吳沙之墓
建築樣式:陵墓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開蘭吳沙」對宜蘭人而言是漢人入墾居首首功者,宜蘭地區的人們為紀念「開蘭吳沙」,將位於礁溪四城的吳沙故居附近更名為吳沙村,還有吳沙國中、吳沙路,在頭城開成寺旁闢室作為吳沙祠堂等,充分顯示其在宜蘭地方史上的重要性與影響力。吳沙墓作為地方的文史教材,對蘭陽地區的漢人民眾更具意義。 二、時代之遠近:   吳沙病逝於嘉慶三年(西元1798年),下葬於此。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吳沙,福建漳浦人,年輕時落拓不羈,清乾隆三十八年(西元1773年)移居台灣三貂社(今台北縣貢寮鄉),與原住民進行貿易。當時蘭中一片荒地,平廣膏腴,乃計劃開墾噶瑪蘭。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林爽文反清餘黨入三貂社,吳沙助清平反,受封為武信郎。嘉慶元年建立了第一個漢人入墾的據點頭城,並繼築二城、三城等,墾地日廣。此後在獲得淡水廳許可下,他開始出單招佃,立鄉約、徵租穀、開道路、沿山設隘寮十一所並募壯丁守之,奠定了噶瑪蘭墾拓的基礎。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墓園形制完整,墓半徑為四公尺,明堂由二曲半之曲手環抱,墓埕略呈半圓形,環墳植竹為界。 五、數量之多寡:   全台閩地區現計有十八座陵墓為內政部所指定保存之古蹟。 六、保存之情況:   大致良好。 七、規模之大小:   陵墓之規模為二曲半,墳半徑約四公尺。 八、附近之環境:   吳沙墓位於台北縣貢寮鄉澳底段,沿北部濱海公路南行至仁和宮左轉後,由三合院旁寬約五公尺之柏油小路,往石硫溪畔方向前進,即可見吳沙墓座落於左側緩坡上。附近僅有合院建築與住家,一般少有人至此參觀。
日期:
年代:1798
古蹟公告日期:民國74年8月19日
來源:
數位檔案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http://www.dm.ncyu.edu.tw/
範圍:
行政區域:台北縣
地理位置:台北縣貢寮鄉仁里村澳底段澳底小段237-4地號
管理權:
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授權聯絡窗口

陳嘉文老師
05-2717860
jwchen@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台中樂成宮
台中樂成宮
新莊文昌祠
新莊文昌祠
台南水仙宮
台南水仙宮
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
淡水外僑墓園
淡水外僑墓園
摘星山莊
摘星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