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慈諴宮

士林慈諴宮
士林慈諴宮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建築
描述:
簡介:清同治年間漳泉械鬥後,漳州人重建新市街所建的守護廟。
建築樣式:廟宇建築
  士林慈諴宮,奉祀天上聖母,創於清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原址在今士林美學校附近。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由善信潘永清、潘盛清等,遷建於八芝蘭新街,為該街守護神。民國十六年建,左右兩邊由兩派匠師分別承建,因此雕琢作風有異,正殿內仍有精美的交趾陶,皆其重要特色。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士林慈諴宮又稱士林媽祖廟,為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業戶何錦堂獻地所建的廟,與士林的歷史息息相關。   在建築藝術上,慈諴宮歷史悠久,殿內雕飾華麗,尤以正殿牆上之交趾陶與彩塑裝飾最稱精緻,皆出於清末民初著名匠師之手藝,現已成鎮殿之寶,因而使這座歷史久遠的媽祖廟成為重要的藝術寶殿。 二、時代之遠近:   今存之士林慈諴宮建於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九月,光緒三年(西元1877年)完工。距今有一百二十年以上的歷史。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士林慈諴宮舊址原在舊士林(原美國學校附近),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因當時的漳泉械鬥,舊芝蘭街遭焚毀,慈諴宮亦不保,其後鄉紳力主遷建新街於下樹林,次年才計劃新街之興建與廟宇之重建。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由曹七合捐地,士林新街開拓者潘永清主持建造,具有深厚的地方史意義。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前面正殿牆堵全由石材構成,中開三門,中門前有一對光緒年間的單蟠龍八角柱。第一進左右翼為三開間退凹的山門,左右牆亦均為石材。除細緻的石雕之外,正殿內精美的交趾陶為其主要特色。 五、數量之多寡:   台閩地區共有十九處以媽祖為主神的祠廟類古蹟。 六、保存之情況:   古蹟本體情況大致良好。 七、規模之大小:   士林慈諴宮為一座兩殿兩廊兩護龍平面的廟宇,占地面積約二七四七平方公尺。 八、附近之環境:   慈諴宮位於士林大南路,附近的街道狹小,一樓皆為商家,廟前方為傳統市場及士林夜市。
日期:
年代:1877
古蹟公告日期:民國74年8月19日
來源:
數位檔案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http://www.dm.ncyu.edu.tw/
範圍:
行政區域:台北市
地理位置:台北市士林區大南路84號
管理權:
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授權聯絡窗口

陳嘉文老師
05-2717860
jwchen@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鄞山寺(汀州會館)
鄞山寺(汀州會館)
馬偕墓
馬偕墓
金廣福公館
金廣福公館
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
佳里金唐殿
佳里金唐殿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