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

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

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副系列名: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案卷名:第三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活動件名:第一節:留學生的民族的自覺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典藏號:NTHU-LIB-001-010100030001
資料類型:
資料類型:文稿;媒體類型:紙本
描述層次:件層級
著作者:
葉榮鐘 著
主題與關鍵字:
第一段關鍵字:東京臺灣留學生
第一段關鍵字:《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一段關鍵字:民族自覺
第一段關鍵字:辛亥革命
第一段關鍵字:民族自決主義
第一段關鍵字:民本主義
第一段關鍵字:朝鮮獨立運動
第一段關鍵字:吉野作造
第一段關鍵字:福田德三
第一段關鍵字:孫兼熙
第一段關鍵字:林獻堂
第一段關鍵字:蔡惠如
第一段關鍵字:馬伯援
第一段關鍵字:吳有容
第一段關鍵字:劉木琳
第一段關鍵字:平和協會
第一段關鍵字:黎明會
第一段關鍵字:植村正久
第一段關鍵字:《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一段關鍵字:蔡培火
第一段關鍵字:柳壽泉
第一段關鍵字:亞細亞公論
第一段關鍵字:鄭泰玉
第一段關鍵字:青年朝鮮
描述:
第一段範圍與摘要:東京臺灣留學生民族自覺興起主要受四方面影響:(一)辛亥革命的影響:葉榮鐘就己身留日經驗談及其十八歲時作「傷心莫問舊山河,奴隸生涯涕淚多;惆悵同胞三百萬,幾人望月起悲歌」一詩懷有強烈同胞觀念卻無祖國之情,其中自有其特殊歷史因素,而留學東京時,祖國之情卻油然而生。根據《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記載,臺人留學生一方面被日人譏為「清國奴」,一面又被支那與朝鮮留日學生恥為屈從於日人同化政策者,所處地位頗為尷尬。辛亥革命後民族自信心漸漸昂揚,加上世界民族自決思潮所趨,臺灣留學生民族意識興起,化為對祖國熱愛,甚至有被稱為「祖國派」的留學生主張回大陸建設祖國,將臺人爭取自由、獲得解放希望寄託在祖國的強盛上。(二)民族自決主義的影響:1918年(民國7年)美國總統威爾遜高唱民族自決主義,主張民族有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臺灣留學生亦嚮往民族自決,卻無法公然標榜。(三)日本民本主義運動的影響: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吉野作造於1916年發表〈談憲政本義論其齎有終之美之途〉一文提倡民本主義。民國9年(西元1920年)吉野與福田德三組織黎明會積極宣導,民本思潮蔚為巨流,對臺灣留學生啟發極大。(四)朝鮮獨立運動的刺激。民國8年(西元1919年)3月1日,朝鮮民族爆發獨立運動,世稱「三?一運動」。此獨立運動的主謀者──「天道教」教主孫兼熙為求朝鮮之獨立,在國內外發表獨立意見,起草獨立宣言,並特別向美國總統威爾遜致請願書請求援助。獨立宣言於同年3月1日由韓龍雲宣讀,與會人員與韓國工、商、學生各界高度配合,各處高唱「大韓獨立萬歲」,又稱「萬歲事件」。這次獨立運動雖以失敗收場,但對東京臺灣留學生造成極大衝擊,因臺灣與朝鮮同為日本殖民地,在成為殖民地的時間臺灣早於朝鮮,但在政治、經濟、教育等方面朝鮮竟後來居上,故臺人常引朝鮮為例,以攻訐日人統治不公平。此外,「三?一事件」是聳動全世界的新聞,自然對東京臺灣留學生產生刺激與鼓勵。東京臺灣留學生的民族自覺思想化為行動的助力來自林獻堂、蔡惠如等,具一定社會地位與經濟條件及瞭解家鄉情勢的父老支援。林氏和蔡氏都有子弟留學東京,林氏一向樂於資助有志青年到東京留學,而蔡氏則因本身常來往於臺灣、上海、東京,留學生透過他可取得祖國各種情報,因此林蔡兩人會受留學生愛戴,純粹出自「同氣相求」。留學生除與父老接觸外也積極與大陸、日本及朝鮮各界展開接觸。祖國方面是中國基督教青年會的馬伯援、吳有容、劉木琳等;日本方面是平和協會、黎明會,及引導蔡培火成為基督徒的植村正久牧師,其中以植村正久對臺灣民族運動援助最大,他將蔡培火介紹給一群正派開明的日本政治家,使留學生得到這些日本開明人士支持,並透過他們將臺人要求打入日本政界與言論界,增強留學生對其解放運動的信心。留學生與外界接觸除中國與日本外,根據《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記載,當時朝鮮人民族自決運動透過在東京的朝鮮留學生宣傳給臺灣留學生,許多臺灣留學生漸漸與朝鮮人接近,如蔡培火與林呈祿與朝鮮人柳壽泉親交,並在以他為主幹的《亞細亞公論》上頻頻投稿,蔡培火也常在朝鮮人鄭泰玉主導的《青年朝鮮》雜誌發表文章,都可見出臺人與朝鮮人交往的現象。
版本:手稿
來源:葉榮鐘家屬捐贈
保存狀況:良
日期:
1968/06/10
格式:
實體描述—數量:1 筆
範圍:
1968/06/10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使用限制:開放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