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人類學
漢人總類
私家文書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葉榮鐘
人物誌
台灣人物群像
林獻堂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葉榮鐘全集、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館」之建置
副系列名:台灣人物群像
案卷名:林獻堂
件名:林獻堂與梁啟超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典藏號:NTHU-LIB-001-060100020018
資料類型:
類型:資料類型:剪輯資料;媒體類型:紙本
描述層次:件層級
著作者:
葉榮鐘 著
主題與關鍵字:
關鍵字:《大華晚報》
關鍵字:梁任公
關鍵字:梁令?
關鍵字:湯覺頓
關鍵字:戊戌政變
關鍵字:林獻堂
關鍵字:《清議報》
關鍵字:《新民叢報》
關鍵字:梁啟超
關鍵字:甘得中
關鍵字:《新民叢報》
關鍵字:陳筥笙
關鍵字:臺灣總督府
關鍵字:台灣基隆港
關鍵字:台灣臺北
關鍵字:台灣霧峰林家萊園
關鍵字:日文拾讀法
關鍵字:台灣台北東薈芳樓旗亭
關鍵字:林癡仙
關鍵字:贈臺灣逸民林獻堂兼簡其從子幼春
關鍵字:林幼春
關鍵字:徐佛蘇
關鍵字:保皇黨
關鍵字:袁世凱
描述:
內容描述:範圍與摘要:本文自1967年01月28日起草,02月03日刊於《大華晚報》,本文之版本即為剪報影印稿。 民國前一年(西元1911年)春三月,梁任公偕同梁令?、湯覺頓來臺,對臺人啟發甚大。戊戌政變後,臺人始聞梁氏之名。而林獻堂則是最先與梁氏接觸的人。林氏有閱讀《清議報》與《新民叢報》的習慣,他於民國前五年(西元1907年)初次漫遊日本,有意尋訪梁啟超。在奈良某旅館,秘書甘得中在旅客名簿上發現潘博,以及《新民叢報》發行人陳筥笙之名,並藉此見到了梁啟超。透過筆談,梁氏建議臺灣仿效愛爾蘭人對抗英國的方式,厚結日本中央政要,以牽制臺灣總督府。這觀念奠定了臺灣民族運動的大方針,不但林氏終生奉為圭臬,也成為日後臺灣民族運動採取溫和路線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應林獻堂之邀,梁啟超於辛亥(民國前一年;西元1911年)02月28日來臺。林獻堂親自到基隆港迎接,纖再臺北停留五天之後,才轉往霧峰林家萊園,住了四天。這期間,梁氏勸林氏不可以文人終身,須更進一步研究政經社會思想,並為之開列了一百七十餘種書籍,同時將自創的「日文拾讀法」傳授給林氏。此行,梁氏對林氏的政治思想與民族意識產生重大影響。而林氏在臺北東薈芳樓旗亭發表的演說內容,以及律詩四首中的「萬死一詢諸父老,豈緣漢節始沾衣」一聯,受臺人傳誦再三,而臺省詩人林癡仙亦有詩作回贈梁氏。此外,梁氏所帶來的理想、目的、現實等新名詞,也在臺島流傳開來。據梁氏所作〈贈臺灣逸民林獻堂兼簡其從子幼春〉一詩,以及梁氏12月29日致徐佛蘇信這兩份資料,加上林氏勸梁氏脫離「保皇黨」與袁世凱的書信內容,可知其間情誼甚深。
版本:影印稿
來源:葉榮鐘家屬捐贈
保存狀況:良
日期:
1967/01
格式:
實體描述—數量:1 筆
範圍:
1967/01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使用限制:開放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03)574-2391
archive@my.nth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葉榮鐘 著(1967/01)。[副系列名:台灣人物群像]。《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9/52/cb.html(2012/07/14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9/52/cb.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臺灣總督府
大華晚報
臺灣民族
民族運動
霧峰林家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副系列名:剪報
副系列名:剪報
副系列名:師友致葉榮鐘信
副系列名:剪報
副系列名:剪報
副系列名:葉榮鐘致親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