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講習鼓勵研究 球技與知識宜並重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0009454.xml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本報記者 孫鍵政
主題與關鍵字:
體育新聞
描述:
棒球愈來愈受重視的今天,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要「提高水準」,這個想法沒有錯,問題是該怎麼做才能提高我們的水準。成人棒球不像少棒,遊戲重於運動,提高少棒水準,老實說不難,但以推展少棒的方式用之於成人棒,未必妥當有效,因為成人棒球的內容相當複雜,國際間的競爭又非常激烈,要提高成人棒球水準,就得有妥善的計畫和制度。這次國際棒球賽時,要選最佳投手,美國隊提出要依據「ERA」。我們棒球界鮮有人懂這個英文縮寫棒球術語的意義,經過日本籍國際棒協技術委員山本解釋,才知道這叫「失分率」。過去國內選最佳投手,每次就是冠軍隊的主力投手獲選,沒有什麼統計數字為依據,因他投球打了冠軍,就是最佳投手,如今才知道最佳投手不一定就是冠軍投手(如高英傑獲選),經一事長一智,棒球常識增加了,水準也就會逐漸提高,另外,棒球有一定的術語,國內也未見充分熟悉,如球員休息室叫dugout而非bench,失分叫Earned Runs而非Lose,三振的縮寫S.O而非K,在這次比賽與統計表上就用錯了,雖是小事,也說明了對棒球研究的精神不夠。最重要的事我們也常視若無睹,我們打了那麼久的棒球,居然沒有一本中文的國際棒球規則,盡管國內外打棒球都用同一規則,但是在中華民國境內比賽,沒有中文規則而一再以日文規則為準是說不過去的,再者,老裁判退休後,年青人出來執法,懂日文的又不多,叫他們如何去研究規則,一有糾紛,又將如何?提高棒球水準並不是單純辦比賽,球隊打打球就可以做到,常聽人說球迷不懂棒球,常在球場瞎起鬨;甚至要打裁判,請問這是誰的責任,每次棒球賽遇到抗議、糾紛,大會人員有沒有廣播向球迷當場解釋,把正確的事實告訴觀眾?再拿棒球圈子來說,棒球從起源到現在的簡單發展歷史,所知有限,並不是不想瞭解而是沒有人提供中文資料的棒球書刊來充實大家的棒球知識,怎能擴展國人的棒球知識領域,以今天的棒球熱潮,棒協實應在這方面多努力。球員與教練的水準提高更屬重要一環,目前球員差不多是高中與大專程度了,素質很好,提高他們打球水準已具備良好的先決條件,球隊所屬公司,棒球協會宜多給予輔導,起碼要舉辦專門性的講習會,鼓勵教練、球員研究並給予獎勵,中華隊或各球隊出國比賽時,多派專家隨隊擔任教練團員,搜集外隊軍情,參與每天的教練會議部署球隊陣容,鼓勵了這些專家也讓他們在國際大賽有觀摩機會多看別人,一舉兩得何樂不為,這次美國隊就來了四位教練,每天辛苦工作與球隊生活在一起,值得效法。如果我們的棒球專家水準提得很高,相信對於如何集訓球隊、如何運用有效的戰術、如何維持球員比賽體能、調配投手、改進打差不平均、跑壘太慢、防止失誤等技術問題就可以有效的解決,教練在各方面的表現讓人服氣,權威才能建立,這種教練權威也才能持久。(三)
出版者:
聯合報
日期:
1976-09-29
格式:
XML檔
來源:
http://ndap.dils.tku.edu.tw:8080/ndap/querynews2.jsp?id=9454
語言:
中文
關聯: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研究所-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 http://ndap.dils.tku.edu.tw/
範圍:
Taiwan, ROC
管理權:
聯合報系

授權聯絡窗口

淡江大學 - 資訊與圖書館學研究所
林信成
(02)2621-5656 # 3106
sclin@mail.tk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頒獎六傑出選手:華裁足球隊敗於陸光 ...
小國手勝利家書
乒乓桌上的全壘打
八屆亞洲棒賽 下月八日開幕:籌備會昨...
風靡日本的棒球選手王貞治
成棒奧運培訓隊隊員 今天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