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銅鍍金畫琺瑯懷錶

清 銅鍍金畫琺瑯懷錶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故琺000814N000000000
資料類型:
琺瑯器、玻璃器
描述:
歐洲機械鐘錶最早傳入中國,是在明末萬曆年間。大量鐘錶經由不同途徑進入清宮,部份是傳教士和外交使節來華時,為了宣揚西方的物質文明與科學成就所帶來的,也有由地方官員到廣東、澳門採辦的貢品。清初各式鐘錶成為皇室與王公大臣的時尚用品,其中最受喜愛的是以畫琺瑯為裝飾的鐘錶。乾隆帝見到新奇巧物,多令宮廷匠師設計製作「百什件」箱櫃,分別存放於不同宮殿。清宮造辦處設有「做鐘處」,主要匠師多是西洋耶穌會士,在皇帝監督下,極盡巧思,為其製作、改造鐘錶。十八世紀歐洲產業革命,使得科學技術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由於冶金技術的進步,發明彈簧鋼片,利用鋼片回彈力量作為鐘錶的動能,使得鐘錶的設計趨向小型輕便。用琺瑯裝飾鐘錶是十八世紀通用的手法之一,最初懷錶多外設兩三層套,畫琺瑯飾片被嵌在錶的外殼、錶盤中心或後蓋,內容大多為西洋人物、田園風景、宗教故事。十八世紀晚期來自英、法、瑞士的懷錶多以畫琺瑯及珍珠來裝飾,並設有可奏出音樂的機械裝置。這對懷錶應是十八世紀中期在倫敦製作,由海關採買進貢,當時英國鐘錶製作水準居歐洲之冠。而畫中的人物Zephyrus and Flora,則是受到法國畫家Antoine Coypel(1661-1722)作品的影響。收藏於羅浮宮博物館由Rodet London(十八世紀中期)所設計的懷錶上也繪有相同的圖案。
日期:
1644 A.D.-1911 A.D.
格式:
直徑6公分 厚3.8公分
關聯: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
管理權:
國立故宮博物院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像授權、出版授權、影音資料授權-申請流程說明
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3003061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清 銅琺瑯爐
清 銅琺瑯爐
清 康熙款 銅胎畫琺瑯花卉蓋盒
清 康熙款 銅胎畫琺瑯花卉蓋盒
清 銅琺瑯爐
清 銅琺瑯爐
清 銅胎掐絲琺瑯燭台(五供)
清 銅胎掐絲琺瑯燭台(五供)
清 銅胎掐絲琺瑯鼎式爐(五供)
清 銅胎掐絲琺瑯鼎式爐(五供)
清 銅琺瑯蓋碗
清 銅琺瑯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