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盤龍方壺

品名:盤龍方壺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登錄號:h0000286
資料類型:
型式:實體物件
主題與關鍵字:
銅器
描述:
河南新鄭鄭塚出土盤龍方壺一對,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及北京故宮博物院各存其一。此壺形制為圓角長方形壺,腹橫切面近於長方形而圓其角,微侈口長頸束腰,腹最大徑在近圈足處,成垂腹狀。壺蓋上是仰帽式細密蟠螭紋鏤空雕飾,下層綴蟠螭紋、凸乳丁紋;壺頸部飾以山形夔龍紋,上飾一帶狀竊曲紋;腹部主飾一王字形凸棱,凸棱上二分之一部飾蟠螭紋,圈足部則飾蟠虺紋。腹旁以顧首攀授之龍為耳,圈足較高,底部外撇成矮階狀,下蹲二獸,為虎形紋。為華蓋壺時期之代表。 壺之名稱與用途,於文獻中即已明載,其為盛酒器。且青銅器中自名為壺者不論其形制與用途,亦符合目前對壺的認知。壺的形制,仿自天生的自然瓜瓠。瓜瓠成熟後,去其瓤,曬乾後可作容器,古今皆然。陶器仿其制,二里頭有相關出土文物。晚商中期,銅器亦仿其制,增加兩貫耳及圈足;西周後期壺制,以圈頂蓋為特徵,倒置可作杯。貫耳亦變為半環耳。壺到春秋中期,即有華蓋壺的新制,以新鄭的蓮鶴方壺為其代表,並作提攜犒軍用;壺在此時已升進、陳設在廟堂之重器之一,且代尊的職任,備為斟酌之用。一直沿用到戰國末期,凡具一定規模的墓葬,皆用之。但此華蓋壺並非戰國基本壺制,戰國基本壺制,大都是平蓋三(或四)紐,鼓腹底圈足式的中型壺,亦有提梁壺一制。於東周之後,壺亦有汲水之用。 參考資料:朱鳳翰,《古代中國青銅器》。郭寶鈞,《商周銅器群綜合研究》。
功能:壺
技法:塊範法
器形:壺
紋飾:蟠虺紋、夔龍紋、竊曲紋、龍形紋、蟠螭紋、王字形凸稜、虎形紋
出版者:
日期:
時代:
格式:
尺寸 (CM):通高90.3
範圍:
發掘/出土地:河南新鄭
管理權:
所屬計畫名稱(中英文):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tifacts Digital Collection Project

授權聯絡窗口

1.一般非營利或一次性使用之圖像授權:非營利使用或其他商業打樣等一次性使用
(聯繫窗口:典藏組謝小姐 02-23610270-409)
2.商業授權:不使用史博館品牌,取得圖像後量產,以取得授權金合約方式進行
(聯繫窗口:典藏組郭先生02-23610270-406)
3.商業授權:創新品牌合作方式,使用史博館品牌授權,衍生商品開發模式
(聯繫窗口:研究組辛小姐02-23610270-207)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銅器
銅器
非洲銅器
非洲銅器
銅器
銅器
漢 銅鼓
漢 銅鼓
唐 鎏金龜形硯滴
唐 鎏金龜形硯滴
戰國 玄鏐戈
戰國 玄鏐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