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書畫
繪畫
水墨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中國文化大學
華岡博物館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
主要品名:梔子水仙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號碼/總號:1981/1533/38
識別號碼/分類號:1/776
資料類型:
水墨/水墨
著作者:
作者:吳學讓
譯名:Wu Xue-rang
其他識別資料:吳學讓(1923—),號退白,四川省岳池縣人,畢業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受林風眠、潘天壽、李可染、關良、鄭昶等名師的教誨,打下傳統水墨的堅實基礎,1948年抵達基隆,在臺灣這塊島嶼上開始他的教育工作,一生從事美術教育近半個世紀,造就了無數的美術家。 早期的作品或以寫意之筆捕捉神韻,或以雙?白描來寫姿態,山水寫來更是胸有丘壑,將筆墨達到了精湛的境界。六○年代後期作品作風大膽創新。七○年代的作品仍以水墨、彩墨、宣紙為創作素材,鮮明可愛,饒富趣味,他大膽將人物簡化;以日常生活入畫,童趣十足的摹寫親情可貴及家庭溫暖,色彩明亮雅致;八、九○年代,吳學讓再以耳順之年進行實驗性創作,藉壓克力顏料、布等新媒材,從明亮雅致轉為濃濁的厚塗、肌理與層次的建構、並進行複雜的構圖與空間的探索,使作品逐漸抽象化。 李思賢說:「我們看見了一個藝術家永不熄滅的創作活力,面對自我生命的坦誠之心,忠實、直觀且獨特的反映心靈是何等的可貴。吳學讓當代水墨的忠於原我,足以撼動每一個熱愛生命的人。」
主題與關鍵字:
色彩:設色
技法:寫意
主題意涵:寫景
表現題材:花卉
描述:
裝潢式樣:立軸
說明:此幅畫統合了雙?填彩、沒骨等多種筆法,前景的石頭以沒骨的方式畫出,以皴紋分出岩石的塊面,運用濃淡層次的不同,產生明暗深淺的立體感,中景梔子花以青綠色質呈現清麗純淨,花與樹的構圖取勢向左伸展,姿態生動自然,先?勒再填彩,並帶有清秀典雅的自然氣息,繪於石後的水仙,生長茂密,為下半構圖增添幾分逸氣,整幅畫幽逸嫻雅,氣韻動人。
印記/類別:款識 | 鈐印 | 鈐印 | 閒章
印記/書體:行書 | 篆書 | 篆書 | 篆書
印記/刻作:× | 陽刻 | 陰刻 | 陽刻
印記/內文:道人贈我歲寒種,不是尋常兒女花,六十八年長夏友,退白錄舊句 | 吳 | 吳退白 | 行道有福
保存現況:現況良好
日期:
創作時間(西曆):1979
格式:
畫心尺寸:137cm×68cm
關聯:
參考資料:吳學讓,《吳學讓畫集》(臺北:遲悟軒,1984),P2-4 | 收藏著錄
管理權: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http://140.137.11.178/hkm/System/public/index.jsp)
授權聯絡窗口
陳淑媛
28610511轉17603
yuan@staff.pcc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吳學讓(1979)。[主要品名:梔子水仙]。《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1/b1/38.html(2015/08/04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11/b1/38.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梔子水仙
美術教育
梔子花
潘天壽
李思賢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主要品名:溥心畬與張大千合繪山水畫
主要品名:得魚圖
主要品名:溥心畬與張大千合繪山水畫
主要品名:鄭成旦�
主要品名:溥心畬與張大千合繪山水畫
主要品名:松溪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