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品名:菊

主要品名:菊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號碼/總號:1973/266/3
識別號碼/分類號:1/112
資料類型:
水墨/水墨
著作者:
作者:賴敬程 | 吳學讓
譯名:Lai Jing-cheng | Wu Xue-rang
其他識別資料:賴敬程(1902—1989) 別字佛情,又號敬翁,廣東梅縣人。自幼喪母,由祖母教養,及長因體弱多病休學在家,這段時間隨著叔祖父賴杏田習水墨畫基礎,中學時,花卉作品已入選廣東省全省美展。1924年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西畫,同時亦向吳昌碩先生習國畫。此後時而在國內外展出作品,時而進修。1933年,他創立泱泱藝社,邀請藝術愛好者共同來研究中西畫。抗戰時雖投入戎馬,卻仍不忘情於繪事。1960年,定居臺北,翌年,創設中外藝苑,教育英才。賴敬程原習西畫,而以國畫聞名於世,擅長寫意花鳥,融西畫技法於國畫中,設色雅致,筆墨雄偉而富變化。他一生致力於創作,為藝術無止境的奉獻,由於繪畫技法學貫中西,使其在謹遵古法、墨繩嚴謹之餘,亦能自闢徯徑,強調自己的面貌,這樣孜孜不倦、求變創新的畫家實屬藝界的典範。作品曾參加國內外聯展多次,並擔任全國美展等競賽之評審委員。歷任國立藝專、中國文化大學、政治作戰學校美術系教授,作育英才無數。著有《賴敬程畫集》一至六集。 吳學讓(1923—),號退白,四川省岳池縣人,畢業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受林風眠、潘天壽、李可染、關良、鄭昶等名師的教誨,打下傳統水墨的堅實基礎,1948年抵達基隆,在臺灣這塊島嶼上開始他的教育工作,一生從事美術教育近半個世紀,造就了無數的美術家。早期的作品或以寫意之筆捕捉神韻,或以雙?白描來寫姿態,山水寫來更是胸有丘壑,將筆墨達到了精湛的境界。六○年代後期作品作風大膽創新。七○年代的作品仍以水墨、彩墨、宣紙為創作素材,鮮明可愛,饒富趣味,他大膽將人物簡化;以日常生活入畫,童趣十足的摹寫親情可貴及家庭溫暖,色彩明亮雅致;八、九○年代,吳學讓再以耳順之年進行實驗性創作,藉壓克力顏料、布等新媒材,從明亮雅致轉為濃濁的厚塗、肌理與層次的建構、並進行複雜的構圖與空間的探索,使作品逐漸抽象化。李思賢說:「我們看見了一個藝術家永不熄滅的創作活力,面對自我生命的坦誠之心,忠實、直觀且獨特的反映心靈是何等的可貴。吳學讓當代水墨的忠於原我,足以撼動每一個熱愛生命的人。」
主題與關鍵字:
基底材:紙
色彩:設色
技法:?花點葉沒骨法
主題意涵:寫景
表現題材:花卉
描述:
裝潢式樣:立軸
說明:此圖為吳學讓與賴敬程二位先生之合作。畫中所寫乃秋菊也。前景之菊多以?花點葉沒骨法出之,偶間沒骨朱菊及青紫花色者。遠者則皆以沒骨法寫出,花色亦見朱紅、青紫二色。統觀此作,頗有缶翁、白石遺韻,然與此二者又不盡全似,當是介乎似與不似之間,於金石趣外,更添幾酗摰臐C
印記/類別:款識 | 鈐印 | 鈐印
印記/書體:行書 | 篆書 | 篆書
印記/刻作:× | 陰刻 | 陰刻
印記/內文:癸丑新春 賴敬程 吳學讓仝製 | 賴敬程 | 吳退白
保存現況:現況良好
日期:
創作時間(西曆):1973
創作時間(中曆):癸丑
格式:
畫心尺寸:133cm×68cm
關聯:
參考資料:賴敬程,《賴敬程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75),P9 | 國立交通大學藝文空間:http://gallery.nctu.edu.tw/9901_water/ps-27.htm | 吳學讓,《吳學讓畫集》(臺北:遲悟軒,1984),P2-4 | 收藏著錄
管理權: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http://140.137.11.178/hkm/System/public/index.jsp)

授權聯絡窗口

陳淑媛
28610511轉17603
yuan@staff.pcc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主要品名:繡球花
主要品名:繡球花
主要品名:梅
主要品名:梅
主要品名:爛斑秋色雁初飛
主要品名:爛斑秋色雁初飛
主要品名:鄭成旦�
主要品名:鄭成旦�
煙江叠嶂圖(原單位統一編號 0100...
煙江叠嶂圖(原單位統一編號 0100...
主要品名:愛蓮圖
主要品名:愛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