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sho Tripitaka' Electronic version' No. 1846 大乘起信論義記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佛典全文
著作者:
唐 法藏撰
主題與關鍵字:
大正藏:論集部類
描述:
卷數:3卷
經文摘錄:(前五百字)No. 1846 [cf. Nos. 1666' 1847]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京兆府魏國西寺沙門釋法藏撰夫真心寥廓。絕言象於筌蹄。沖漠希夷。亡境智於能所。非生非滅。四相之所不遷。無去無來。三際莫之能易。但以無住為性。隨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緣而起滅。雖復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源。靜謐虛凝。未嘗乖於業果。故使不變性而緣起染淨恒殊。不捨緣而即真凡聖致一。其猶波無異水之動故。即水以辨於波。水無異動之津故。即波以明於水。是則動靜交徹。真俗雙融。生死涅槃夷齊同貫。但以如來抂世。根熟易調。一稟尊言無不懸契。大師沒後。異執紛綸。或趣邪途。或奔小徑。遂使宅中寶藏叵濟乏於孤窮。衣內明珠弗解貧於傭作。加以大乘深旨。沈貝葉而不尋。群有盲徒。馳異路而莫返。爰有大士。厥號馬鳴。慨此頹綱。悼斯淪溺。將欲啟深經之妙旨。再曜昏衢斥邪見之顛眸令歸正趣。使還源者可即返本非遙。造廣論於當時。遐益群品。既文多義邈。非淺識所闚。悲末葉之迷倫。又造斯論。可謂義豐文約。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茲悟入者矣。然則大以包含為義。乘以運載為功。起乃對境興心。信則於緣決定。往復折徵。故稱為論。故云大乘起信論。餘義下當別辨。將釋此論。略開十門。一辨教起所因。二諸藏所攝。三
出版者: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http://www.cbeta.org
貢獻者:
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來源: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4冊 No. 1846
語言:
中文
管理權: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http://www.cbeta.org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聯絡窗口

中華佛學研究所 -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研究發展組
呂幼如
02-24987171#2281
luyouru@ddbc.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Taisho Tripitaka ...
Taisho Tripitaka ...
Taisho Tripitaka ...
Taisho Tripitaka ...
Taisho Tripitaka ...
Taisho Tripita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