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海龍(Microphis manadensis)

台灣俗名:瑪那海龍、海龍

印尼海龍( i Microphis manadensis /i )台灣俗名:瑪那海龍、海龍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魚類名錄
著作者:
學名命名者:(Bleeker, 1856)
主題與關鍵字:
海龍科
描述:
型態特徵:背鰭36~42;胸鰭19~20;體環數20~22+24~26。 體延長,極為細長,呈枝條狀,延至尾部最為纖細。頭部細長,吻部約達頭長的一半。眼中大,側位。口小而斜裂,下頜較為前突。 體被密接的骨板,排列整齊。肛門以前的體環具有3條稜線,體側中央的稜線與下部的稜線在背鰭下方相連接。背鰭的鰭條數多,但低而長。胸鰭小。無腹鰭。尾鰭呈扇形。 體色呈褐色或深褐色,腹側較淺,呈淡褐色。頭部具有一縱走的深黑色帶;體側具有一深黑色的縱線,延長到尾鰭的基部。體側縱線的上方有5~6個灰白色的斑塊。幼魚期的個體,尾鰭上具有3~4條寬的褐色橫斑。
棲所生態:印尼海龍為典型的河海迴游性魚種。大部分成魚的生活史存在於淡水或鹹淡水的水域裡,部分族群甚至可溯游至河川離出海口30公里以上的水域中。屬於雜食性小型魚類。
台灣分佈:曾在本省西南部河川的中下游及河口處有採獲的記錄,惟近年來因河川污染,因而此迴游魚種目前極為罕見,或可能已消失
最大體長:通常以8~15公分較為常見,最大體長約可達20公分左右
出版者:
陳義雄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範圍:
引用文獻:Bleeker, P. 1856 Beschrijvingen van nieuwe of weinig bekende vischsoorten van Manado en Makassar, grootendeels verzameld op eene reis naar den Molukschen Archipel in het gevolg van den Gouverneur Generaal Duymaer van Twist. Acta Soc. Sci. Indo-Neerl. v. 1: 1-80.

授權聯絡窗口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示組
林清哲
(08)8825001#5111
ching@nmmba.gov.tw
本頁面授權條件: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無棘海龍( i Microphis ...
無棘海龍( i Microphis ...
庫達海馬( em Hippocamp...
庫達海馬( em Hippocamp...
庫達海馬( em Hippocamp...
庫達海馬( em Hippocamp...
西澳海馬( em Hippocamp...
西澳海馬( em Hippoc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