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瑰麗七夕魚

學名:Calloplesiops altivelis

台灣俗名:孔雀七夕魚、海水鬥魚

大陸名:麗鮗

中文名:瑰麗七夕魚學名:Calloplesiops altivelis台灣俗名:孔雀七夕魚、海水鬥魚大陸名:麗鮗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全球唯一識別碼:urn:lsid:fishdb.sinica.edu.tw:catalogue:325_006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魚類名錄
著作者:
命名者:(Steindachner, 1903)
主題與關鍵字:
科中文名:七夕魚科
描述:
型態特徵:體延長而側扁,頭部圓。眼中大。吻短。口中型,可伸縮;上下頜等長,具有絨毛狀或犬齒,鋤骨無齒。鱗大,頭部圓鱗,體為櫛鱗;體側之側線兩條:在上方者接近背鰭基部;另一條則近尾部中央,有孔鱗數分別為19-20 / 9-10。背鰭單一,硬棘部較長且鰭膜間具缺刻,具硬棘XI,軟條9-10;臀鰭硬棘III,軟條9-10;背鰭和臀鰭越向後者長度越長;胸鰭圓;腹鰭硬棘I,軟條4,特別發達,經常延長且粗壯;尾鰭尖形。頭部、體部及除胸鰭外之各鰭皆為黑褐色,且遍佈小而淡藍色的點。背鰭最末3枚軟條上有一似眼徑大小之斑點;胸鰭略帶黃色而鰭膜透明。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珊瑚礁海域中。夜行性。白天躲藏於洞穴或石縫間,晚上出來活動。在遇驚嚇時,具有頭部先入洞,而尾部朝外,各鰭伸展露出背鰭末端眼狀斑來模仿海鰻之欺敵行為。
地理分佈: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東非、紅海,東至萊恩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台灣主要分佈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小型魚類,不具食用價值,唯體色豔麗,為海水觀賞魚。
出版者:
負責人:邵廣昭
日期:
資料修訂日期:2006-06-03
來源:
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http://fishdb.sinica.edu.tw)
語言:
中文;英文
關聯: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管理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相同方式分享 

授權聯絡窗口

請洽臺灣魚類資料庫
email:taiwanfishdata@gmail.com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種名:蘭氏燕尾七夕魚
中文種名:蘭氏燕尾七夕魚
中文種名:黑七夕魚
中文種名:黑七夕魚
中文名:黑七夕魚
中文名:黑七夕魚
中文種名:蘭氏燕尾七夕魚
中文種名:蘭氏燕尾七夕魚
中文種名:黑七夕魚
中文種名:黑七夕魚
中文種名:珊瑚七夕魚
中文種名:珊瑚七夕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