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繫

符合的藏品

中文名稱:飾品(AT000687)

中文名稱:飾品(AT000687)

一支細竹棒,一端以絨線(毛髮),另一支為金屬棒,一端削尖,棒身並帶有刻紋。 紋飾:刻紋 取得方式:接收 編目號:AT000687 .....more

1291/9907
中文名稱:竹筒(註銷)(AT002424-001)

中文名稱:竹筒(註銷)(AT002424-...

筒,一端開口,近開口處以籐條,其上方鑿有2孔。 取得方式:接收 編目號:AT002424-001 .....more

1292/9907
中文名稱:魚籠(AT002443)

中文名稱:魚籠(AT002443)

數位檔案解析度:150dpi 數位檔案圖片大小:800x600pixel 原件與否:原件 中文名稱:魚籠(AT002443) 登錄名稱:魚籠 型制/特徵描述:圓口短頸斜肩長方形底,籠身扁平方形,籠口.....more

1293/9907
中文名稱:籐篩勺(AT002437-002)

中文名稱:籐篩勺(AT002437-002...

:800x600pixel 原件與否:原件 中文名稱:籐篩勺(AT002437-002) 登錄名稱:籐製杓子 形狀:杓呈三角形爪狀 型制/特徵描述:杓呈三角形爪狀,底部最寬,向內捲起,中間穿一竹片為把.....more

1294/9907
中文名稱:匏器(AT002467)

中文名稱:匏器(AT002467)

:800x600pixel 原件與否:原件 中文名稱:匏器(AT002467) 英文名稱:Gourd Bottle 登錄名稱:匏器 型制/特徵描述:小口、長頸、鼓腹,頸部以籐編掛帶。 取得方式:接收 編.....more

1295/9907
遺物:骨珠

遺物:骨珠

_Advance_Search.htm) 所屬遺跡名稱:山彪鎮墓001 形制:截骨成小段,磨制作圓形或扁圓形,中心有穿可,為佩飾穿帶之用。 材質:骨 中文 登錄號:R024185 .....more

1296/9907
遺物:殘骨珠

遺物:殘骨珠

/Artifact/Frame_Advance_Search.htm) 所屬遺跡名稱:山彪鎮墓001 形制:截骨成小段,磨制作圓形或扁圓形,中心有穿可,為佩飾穿帶之用。 材質:骨 中文 登錄號.....more

1297/9907
遺物:骨珠

遺物:骨珠

_Advance_Search.htm) 所屬遺跡名稱:山彪鎮墓001 形制:截骨成小段,磨制作圓形或扁圓形,中心有穿可,為佩飾穿帶之用。 材質:骨 中文 登錄號:R024211 .....more

1298/9907
遺物:骨珠

遺物:骨珠

_Advance_Search.htm) 所屬遺跡名稱:山彪鎮墓001 形制:截骨成小段,磨制作圓形或扁圓形,中心有穿可,為佩飾穿帶之用。 材質:骨 中文 登錄號:R024235 .....more

1299/9907
遺物:骨珠

遺物:骨珠

_public/System/Artifact/Frame_Advance_Search.htm) 所屬遺跡名稱:山彪鎮墓001 形制:截骨成小段,磨制作圓形或扁圓形,中心有穿可,為佩飾穿帶之用。 材.....more

1300/9907
遺物:骨珠

遺物:骨珠

/Artifact/Frame_Advance_Search.htm) 所屬遺跡名稱:山彪鎮墓001 形制:截骨成小段,磨制作圓形或扁圓形,中心有穿可,為佩飾穿帶之用。表面有施彩痕。 材質:骨 中文 登錄號.....more

1301/9907
清院本親蠶圖 卷 祭壇

清院本親蠶圖 卷 祭壇

,頁445-458&*1.韓北新,〈郎世寧繪畫年(二)〉,《故宮文物月刊》,第68期(1988年11月),頁133-134。 本幅 51x576.2公分 清高宗乾隆九年(1744) 類型:繪畫 型式.....more

1302/9907
清郎世寧畫白鷹 軸

清郎世寧畫白鷹 軸

鷹 松 瀑布 溪澗、湍泉 國立故宮博物院 石渠寶笈續編(重華宮),第四冊,頁1865&*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574&*故宮書畫圖錄,第十四冊,頁49-50&*1.韓北新,〈郎世寧繪畫年.....more

1303/9907
清 金八仙(六)藍采和

清 金八仙(六)藍采和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文物菁華百品展(Ⅱ)》 《吉祥如意文物特展圖錄》 高17.5公分 1644 A.D.-1911 A.D. 銅器、金屬器 清 金八仙(六)藍采和 梳雙髻、笑顏,穿袍衫、飄帶,穿.....more

1304/9907
清 金八仙(二)鍾離權

清 金八仙(二)鍾離權

飾祥雲之袍衫,袒露前面上身,腰帶在腹下,穿方頭鞋,右手持扇。身體中空,底略凹、中央鏤古錢紋而周有四孔。傳後漢咸陽人,姓鍾離名權,號正陽子。官歷漢、魏、晉三朝,唐末入終南山正陽洞修練,道教遵其為正陽帝.....more

1305/9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