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_職 在 書畫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草書條幅

草書條幅

長,國立教育資料館秘書等,曾公費派赴日美等國進修。於1989年退休,轉任文化大學秘書,並兼書法與藝術課程。精篆隸楷草與甲骨書藝。現為中華書畫學會常務理事。 草書條幅 內文: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虛其心受.....more

136/725
清王炳仿趙伯駒桃源圖 卷

清王炳仿趙伯駒桃源圖 卷

考。本卷為「臣字款」且題名「仿趙伯駒」,這是做為一個宮廷畫家奉命所畫。關於王炳其人,正如多數的清代宮廷畫家一樣,沒有詳細的生平資料,但由於畫上的題記繫有年款,因此仍能約略的了解他任的時間。如院藏的王.....more

137/725
宋元集繪 冊 宋林椿寫生玉簪

宋元集繪 冊 宋林椿寫生玉簪

玉簪花 蝶蛾 國立故宮博物院 石渠寶笈續編(乾清宮),第一冊,頁513&*故宮書畫錄(卷六),第四冊,頁211&*林椿(十二世紀)是浙江錢塘人。南宋淳熙年間(一一七四-一一八九)任於畫院,被封為待.....more

138/725
清余省畫蘆雁 卷

清余省畫蘆雁 卷

人,同時供內廷畫院。他的畫路很廣,山水、花鳥、蟲魚、蘭、竹、水仙等都能畫,尤其擅長畫蜻蜓草蟲。而且工筆與寫意兼能。本卷蘆雁圖便是屬於筆墨著色兩皆簡放的粗筆作品,畫那湖渚島嶼,紅蓼白蘆間,雁群棲息情.....more

139/725
清錢灃行楷書詩冊 冊

清錢灃行楷書詩冊 冊

候,不畏懼和珅權大勢大,上疏直言和珅的過失,因此深受人民敬愛。後來他又任軍機處,卻因為工作勞累過度,一病不起。 錢灃寫得一手好顏字,不但筆力厚實,那股端莊穩重的氣度,讓人有見字如見人的感覺。錢灃一直.....more

140/725
清錢灃楷書臨畫贊 軸

清錢灃楷書臨畫贊 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 譚伯羽譚季甫先生昆仲捐贈文物目錄,頁173、288 &*錢灃(一七四O~一七九五),字約甫,號南園,雲南昆明人。乾隆三十六年進士,曾任監察御史、提督湖南學政等,有詩文集流傳於世。錢.....more

141/725
清翁同龢隸書五言聯 軸

清翁同龢隸書五言聯 軸

戊戌政變,罷歸里。 翁同龢以書法著世,兼習各家之長,本幅對聯集漢禮器碑字,上聯:「解得孔顏樂」,下聯:「自是戲皇人」。用筆方圓並濟,禿穎健毫,不假修飾,重在筆勢連貫,前後呼應。 此作譚伯羽、譚季甫先.....more

142/725
民國譚延闓楷書 軸

民國譚延闓楷書 軸

等要。工書法,善詩文,其書受劉墉、錢澧影響,宗顏真卿,骨力雄健,形體端莊,頗有國之重卿的氣象。 本幅乃為何應欽將軍所書《禮運大同篇》,楷書中有行書筆意,點畫粗重而能率逸,結體緊而能疏,通幅氣.....more

143/725
清俞樾隸書八言聯 軸

清俞樾隸書八言聯 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 曲園居士俞樾(一八二一―一九O七),浙江德清人,道光年間考中進士以後,一度任翰林院編修、提督河南學政。四十歲以後選擇教書工作,在江浙一帶書院講學,從此專心研究學問,到老仍然手不釋卷.....more

144/725
元人歲朝百爵 軸

元人歲朝百爵 軸

白雀,即為吉祥瑞兆。此畫無名款,舊訂為元人所作,實屬明代中、晚期業畫師臨仿邊文進的風格,其花木禽鳥畫法呈現純粹平面裝飾效果,並不合自然物性。&*Bamboo, white plum blossoms.....more

145/725
宋劉松年攆茶圖 軸

宋劉松年攆茶圖 軸

。 &*劉松年(活動於西元一一七四—一二二四年),浙江錢塘人,南宋孝宗至理宗年間,供畫院。 畫中呈現的是宋代點茶法。左畫面繪二侍者備茶,一人跨坐矮几,手推茶磨攆茶,邊上置棕製茶帚與拂末各一,以拂聚茶末.....more

146/725
宋元寶翰 冊 宋張舜民書尺牘

宋元寶翰 冊 宋張舜民書尺牘

士,慷慨喜論事,醫生坎坷。上書非議王安石新法:「裕民所以窮民,強內所以弱內,辟國所以蹙國。」貶監邕州鹽米倉。元祐初赦還,進秘書少監,使遼。元符(1098-1100)中坐元祐黨籍,奪。徽宗立,擢右諫議.....more

147/725
清金廷標畫仙館澄秋 軸

清金廷標畫仙館澄秋 軸

得為畫院祇侯。在京師供時間,頗得高宗讚賞。廷標用筆不尚工繳,而富流動機趣。喜用方筆,近明院派畫風,在盛清宮廷畫家中別具一格。 本幅畫一高士,敞軒中盤坐榻上,狀若有所待。長廊下幼童雙手捧書。前景庭園中.....more

148/725
清高宗御筆煙波釣艇 軸

清高宗御筆煙波釣艇 軸

巧雖不如業畫家熟練,但用筆靈活縱逸,頗具文人畫的筆墨意趣。而其構圖簡單清新自然,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傳明宣宗(1425-1435在位)「煙波捕魚」相同,應是摹仿學習該畫本之作。(林莉娜) 本幅 .....more

149/725
宋眉山蘇氏三世遺翰 冊 蘇轍致知郡承議定國尺牘

宋眉山蘇氏三世遺翰 冊 蘇轍致...

∼一一一二),字子由,四川眉山人,與蘇軾同年登第。神宗朝與王安石不合,貶監筠州鹽酒稅。元祐中權吏部尚書,後落。徽宗朝復官,後退隱。二信札皆寫予王鞏(字定國),右幅內容提及請其帶信給「張公」(即王鞏丈人.....more

1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