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翻 在 陶瓷器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明 永樂 青花雲龍扁壺

明 永樂 青花雲龍扁壺

橢圓形足。全器以釉下鈷藍釉繪飾紋樣,釉色見有如鐵繡的黑斑。口沿一周飾轉枝花葉紋,頸部繪飾纏枝花葉,上下纏捲密佈。腹外壁兩面各繪雲龍紋,繪一飛翔於雲間的龍為飾,龍回首而雙目圓睜,其上吻上,三爪,髮後揚.....more

46/55
明 永樂 青花朵蓮梵文勺

明 永樂 青花朵蓮梵文勺

土不完整器外,其它並無所見,極為珍稀。此器於清代乾隆時,特為其製作一紫檀木鵝形托座,座為兩木接連,上為原木雕挖,雕一鵝蹲坐,下為一捲荷葉,全器作鵝蹲坐荷葉狀,雕工精巧細緻,鵝毛或眼、腳蹼甚至於卷荷.....more

47/55
金、元 鈞窯 月白出戟尊

金、元 鈞窯 月白出戟尊

作品的形制仿自古銅尊,口沿外敞為口,喇叭狀長頸接鼓腹,足徑外撇而下,底接矮圈足。器表自頸部、腹部、足脛各飾突出的四條方棱,故稱為「出戟尊」。 全器罩施月白色釉,釉質乳濁,器表?眼明顯,施釉至足際,口.....more

48/55
宋 哥窯蟾蜍硯

宋 哥窯蟾蜍硯

銘︰「書滴颭曾聞漢廣川,然為硯永其年。若論生一陶成物,自合揮毫興湧泉。乾隆御題。」印:「德充府」。六朝、隋唐時,盛行以瓷為硯,硯堂無;釉以供磨墨,釉色瑩亮以,發硯之光采。宋代雖然石硯盛行,瓷硯較罕.....more

49/55
清 乾隆窯 綠地描金八寶賁巴瓶

清 乾隆窯 綠地描金八寶賁巴瓶

形整個浮凸於器表,細觀之,舉凡枝葉的轉、花瓣的層次以及龍頸的鱗片等,無不細微的交待出來。特別是底層施綠釉、圖案上金彩,金彩在綠釉的襯托下格外鮮明,產生仿如銀器鎏金的裝飾效果。底印「大清乾隆年製」六字.....more

50/55
清 乾隆 仿汝釉五管瓶

清 乾隆 仿汝釉五管瓶

文譯著,首刊於雍正七年(1729),今日所見皆為雍正十三年(1735)的再版本。年希堯著手譯之際,不僅以自身監造之官窯瓷器取代原書所附的插圖,說明西洋單點透視的原理,同時也間接傳達出督陶官所使用的作.....more

51/55
清 乾隆 仿汝釉五管瓶

清 乾隆 仿汝釉五管瓶

著,首刊於雍正七年(1729),今日所見皆為雍正十三年(1735)的再版本。年希堯著手譯之際,不僅以自身監造之官窯瓷器取代原書所附的插圖,說明西洋單點透視的原理,同時也間接傳達出督陶官所使用的作品.....more

52/55
清 乾隆 仿汝釉五管瓶

清 乾隆 仿汝釉五管瓶

著,首刊於雍正七年(1729),今日所見皆為雍正十三年(1735)的再版本。年希堯著手譯之際,不僅以自身監造之官窯瓷器取代原書所附的插圖,說明西洋單點透視的原理,同時也間接傳達出督陶官所使用的作品.....more

53/55
清 乾隆 仿汝釉五管瓶

清 乾隆 仿汝釉五管瓶

文譯著,首刊於雍正七年(1729),今日所見皆為雍正十三年(1735)的再版本。年希堯著手譯之際,不僅以自身監造之官窯瓷器取代原書所附的插圖,說明西洋單點透視的原理,同時也間接傳達出督陶官所使用的作.....more

54/55
五代 秘色青瓷洗

五代 秘色青瓷洗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文物月刊189期(赴法展) 高10.3公分 口徑30.7公分 907 A.D.-960 A.D. 陶瓷器 五代 秘色青瓷洗 「秘色青瓷洗」口緣外成一道折沿,斜弧壁深腹,平底,外.....more

55/55
上一頁
第 4 頁
共 4 頁

翻 在 陶瓷器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