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鑄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隋-初唐 觀音菩薩立像

隋-初唐 觀音菩薩立像

後期以來的作法,瓔珞的樣式接近陝西出土石雕,全像造較簡略,是北周至唐的過渡造型。 購銅000123N000000000 .....more

2386/2746
明 抱子觀音坐像

明 抱子觀音坐像

國立故宮博物院 《歷代金銅佛造像特展圖錄》 像高50.4公分 台座高28公分 1501 A.D.-1700 A.D. 銅器、金屬器 明 抱子觀音坐像 蓮台和六角形台座另,坐像底部向外沿伸出寬緣,可.....more

2387/2746
中文品名:白色玻璃劍墜(?)

中文品名:白色玻璃劍墜(?)

:春秋、戰國時期無論在冶鐵或青銅造方面都已非常進步,對於鍋爐溫度的控制可到1200度左右(而古玻璃的燒製溫度為1051度左右),因而製造玻璃的各種條件具備,目前出土的證據有春秋末期越王勾踐劍,劍上鑲.....more

2388/2746
中文品名:千禧龍

中文品名:千禧龍

藉龍各式形態、造型再展龍的傳人—中國人在生活上、事業上穩健強盛的企圖心和開朗豁達的胸襟。尤其藉由玻璃技法中最高難度的「脫臘造法」精準且細膩地勾勒出龍磅礡的氣勢和龍生生不息的表情,把龍的魂魄做完整且現.....more

2389/2746
中文品名:琉璃龍紋?

中文品名:琉璃龍紋?

:器面有C形雲紋,紋飾為陰刻,螭龍為浮雕。劍墬內壁有泥土遺留,已侵入玻璃質,以致於從白色不透明變成淺綠色不透明。 說明:春秋、戰國時期無論在冶鐵或青銅造方面都已非常進步,對於鍋爐溫度的控制可到.....more

2390/2746
清 鍍金漢式亭閣式龕-內供銀泥金度母像

清 鍍金漢式亭閣式龕-內供銀泥金...

。度母笵成型,製作樸拙;寶冠嵌松石、珊瑚,髮繪藍彩,五官明顯,白色大眼,眉間菱形凸起;豐胸細腰,手撚花枝。上體塗金斑駁,似十二、三世紀印度尼泊爾的作品。 中雜000110N000000000 .....more

2391/2746
明 端石饕餮夔紋硯

明 端石饕餮夔紋硯

,楷書:「饕餮於樽罍古之常也,戒飲食以貪餡,喻從方也,誰用之以刻硯,義可詳也,每竊人以炫己,文之殃也,茲蓋取以警茲,其味長也,讀昌黎之往作,未可忘也。」,款題:「乾隆戊戌夏御銘」,鈐印二:曰「古香.....more

2392/2746
清 銀胎琺瑯山水圖壺

清 銀胎琺瑯山水圖壺

,曲流,帶一蓮苞鈕穹頂蓋。以掐絲琺瑯及畫琺瑯為飾,先以掐絲琺瑯做出圍繞蓋頂及外壁開光之綠色雲形線條及紅色番蓮花,在蓋頂之圓形開光中以畫琺瑯繪製雲朵紋,外壁之盾形開光中繪製河畔山水圖。底部有刻陽文「北京.....more

2393/2746
四臂觀音菩薩立像

四臂觀音菩薩立像

髻式樣或衣飾形式方面,均極類似。只是本作髮絲刻劃簡略,垂肩長髮安排較規律化,姿勢亦較生硬;然而,菩薩兩腿渾圓,小腹微鼓而富彈性,膝蓋關節微鼓,顯示像手法仍十分注重人體肌骨結構的處理,造像寫實性依然很.....more

2394/2746
巴基斯坦 古犍陀羅 三到四世紀 青銅彌勒立像

巴基斯坦 古犍陀羅 三到四世紀 ...

,此為目前犍陀羅彌勒青銅像最古遺例之一。 贈銅000398N000000000 .....more

2395/2746
清 札古札雅木碗-清乾隆二十五年後製詩銘

清 札古札雅木碗-清乾隆二十五年...

古札雅木碗-清乾隆二十五年後製詩銘 西藏作品。足內刻乾隆隸書銘款:「碗室飛龍鐵形,草根為木韞仙壺。伊蒲法食常陳座,方物丹書亦貢庭。珍比華琳纔出璞,綷如孔雀乍開屏。咸賓縱足昭文軌,堯舜還慚歠土鉶。乾隆.....more

2396/2746
清 札古札雅木碗-清乾隆二十五年後製詩銘

清 札古札雅木碗-清乾隆二十五年...

古札雅木碗-清乾隆二十五年後製詩銘 足底心刻隸書銘:「碗室飛龍鐵形,草根為木韞仙壺。伊蒲法食常陳座,方物丹書亦貢庭。珍比華琳纔出璞,綷如孔雀乍開屏。咸賓縱足昭文軌,堯舜還慚歠土鉶。乾隆庚辰御題。」印.....more

2397/2746
漢 「董誤之印」銅印

漢 「董誤之印」銅印

(本印)含印體外層及龜之四足及龜殼,子印為龜首、龜之軀幹及印體內層。母印方形印面篆體印文「董誤之印」四字二行,章法為朱、白文兼用,字體兩寬兩窄。「之」字為朱文,筆劃細瘦。本子母印置於清乾隆朝「金薤留珍.....more

2398/2746
漢 「董少公印」銅印

漢 「董少公印」銅印

四足及龜殼,子印(本印)為龜首、龜之軀幹及印體內層。本子印方形印面右上起順讀篆體印文「董少公印」四字二行,章法與母印相同,為朱、白文兼用,第三字皆為朱文(本印第三字是「公」字),筆劃細瘦,字體兩寬兩.....more

2399/2746
東漢 「戚毋害印」銅印

東漢 「戚毋害印」銅印

(即子印)為套印內層,方形印面篆體右上起順讀白文「戚毋害印」四字二行,字體二寬二窄,筆劃深刻,印文布局與母印相似。本印置於清乾隆朝「金薤留珍」之五篋其中「圖」屜匣之中。「金薤留珍」乃乾隆朝時將內府所收.....more

2400/2746

鑄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