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鑄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漢 守官遺范銅印

漢 守官遺范銅印

方,高下迥異,官印價倍於往時。當時翻假印者也很多,且不易辨,不過古篆法刀法仍是重要的判別依據。 故銅000424N000000000 .....more

1981/2746
漢 守官遺范銅印

漢 守官遺范銅印

方,高下迥異,官印價倍於往時。當時翻假印者也很多,且不易辨,不過古篆法刀法仍是重要的判別依據。 故銅000427N000000000 .....more

1982/2746
漢 守官遺范銅印

漢 守官遺范銅印

方,高下迥異,官印價倍於往時。當時翻假印者也很多,且不易辨,不過古篆法刀法仍是重要的判別依據。 故銅000428N000000000 .....more

1983/2746
漢 守官遺范銅印

漢 守官遺范銅印

方,高下迥異,官印價倍於往時。當時翻假印者也很多,且不易辨,不過古篆法刀法仍是重要的判別依據。 故銅000425N000000000 .....more

1984/2746
明末清初 錯金銀雲紋提梁卣

明末清初 錯金銀雲紋提梁卣

。小巧而精緻的晚期件,造型靈感來自商代銅卣,但體積十分小巧。表面以銀絲嵌錯雷紋、雲頭紋,局部錯金加強裝飾效果。這類小型銅卣可能即為高濂在《遵生八牋》卷十五〈糊斗〉一條所提到的「用銅者為佳,以便出洗.....more

1985/2746
明晚期 夔紋方尊

明晚期 夔紋方尊

中的「漢蟠夔尊一」。原藏於奉天行宮。此方尊可分為上下兩截,上半部為尊的脰部,下半部為方壺,在脰部的兩側附加一對獸形耳。底為器物造完成後,再以銅片銲入。器表裝飾著仿古紋飾,脰部為蕉葉紋與夔紋帶,尊部也.....more

1986/2746
南宋至明 鑲嵌獸紋壺

南宋至明 鑲嵌獸紋壺

續鑑》,作「周夔鹿壺」。胎體厚重、造十分精良的圓壺。上腹裝飾著獸紋與鹿紋組成的裝飾帶;下腹則為雙獸紋帶,雙獸之間為冏紋;獸紋帶以下為獸紋組成的垂葉紋。紋飾部分以金銀鑲嵌,線條部份則以假鏽之類的紅色物.....more

1987/2746
元至明 錯金銀帶輪羊尊

元至明 錯金銀帶輪羊尊

」。原藏於熱河行宮。此器的造型十分特殊,作雙角羊形,下方加四輪台座。表面以細緻的錯銀為飾,局部錯金,並分佈著綠色、赭紅色的假鏽。從錯銀脫落處看來,銀質部分很淺。本件器物的動物造型與紋飾可能來自商代銅器.....more

1988/2746
五胡十六國 佛坐像

五胡十六國 佛坐像

國立故宮博物院 《歷代金銅佛造像特展圖錄》 高13.3公分 401 A.D.-450 A.D. 銅器、金屬器 五胡十六國 佛坐像 台座與像合而成。青銅胎質緻密,金色黃略偏白。頭形立體,臉形長圓,眼.....more

1989/2746
明初 阿彌陀佛立像

明初 阿彌陀佛立像

佛來迎的手勢。佛立於蓮花座上,其下之六角形台座另,內刻數字「十九」。立佛站姿挺直,下身比例長,內著長裙,細裙垂直下垂,外披大衣,對角線拉向左腰,右側衣緣欲藏故露具重量感的向下垂,衣袖寬而垂,一再強調.....more

1990/2746
明末清初 坐佛三尊像

明末清初 坐佛三尊像

國立故宮博物院 《歷代金銅佛造像特展圖錄》 高312公分 1601 A.D.-1700 A.D. 銅器、金屬器 明末清初 坐佛三尊像 坐佛臉部上身多處新鍍金,蓮座和方形台座後。額頭和右半臉有碰撞痕.....more

1991/2746
明 大黑天像

明 大黑天像

承尼泊爾精巧細膩的工,細節淡化了護法的內在性格。大黑天是西藏重要的護法神,為一切貧窮無福眾生施與大福德,廣受蒙、藏和尼泊爾等高原遊牧民族的供奉,是「帳篷的守護神」。 購銅.....more

1992/2746
商 亞鼎

商 亞鼎

長列羽狀紋。銘文後足之上鼎腹內壁,單一個特大的「亞」字,與其他器銘族徽之大小適中者迥異,為宗廟的象徵,而宗廟又是家族信仰的中心,故「亞」字本義應解為家族方確,應只是用來標示本器乃家族之宗廟祭祀用器而.....more

1993/2746
商 天豕父丁鼎

商 天豕父丁鼎

「獸面紋」,形象生動有力;牛面紋的兩側尚有「羽狀紋」夾飾,在主紋空間的「雲雷地紋」旋轉至精。銘文一行四字,於後足上的鼎腹內壁口沿下。第一字是「天」,第二字是「豕」字;「天豕」為族徽,其為宗廟內祭祀.....more

1994/2746
商 天龜簋

商 天龜簋

紋」,其與頸部龍紋上下相對,直腹作「直條紋」,雙耳的上部作龍頭,下部作勾狀珥。銘文二字為「天龜」,於腹內底中央。 圓簋,侈口、雙耳、縮頸、圓腹、圈足,耳作獸首形附珥。口沿殘,耳、腹、圈足有銅器病。頸.....more

1995/2746

鑄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