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甯 在 檔案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官吏受賄與破戒僧罪惡孰重論

其所哉。乃有獺出乎其間。以求果腹。為快。而水族遂無?類矣。羽族之中有雀焉。朝而飛。暮而宿。?翔上下。知其所止。乃有鸇自遠方來。為吞噬是計。而羽族不遑處矣。彼官吏而受賄。僧而破戒。其害於世也。亦猶魚之.....more

1531/1556

御製平定朔漠碑

。夫蕩戴花翎前翰林院編修長沙陶澍敬撰 附錄靖節先生為鎮軍建威參軍辨 按顏延之。有晉徵士潯陽陶淵明誄云。先生卒於嘉元四年。春秋六十有三。以歷推之。生於晉哀帝興寶元年己丑。其詩言投耒去學仕。.....more

1532/1556

假公行私妨害社會論

足言。宗教。不足動。妻女之淫不足懼。子孫之絕。不足憂。社會之能力已竭矣。伏望督府運日月之明。震雷霆之怒。將若輩擬為準浮浪者。拘於收容所。使之日坐愁城。以戒世之妨害社會。人之假公行私者。庶人民得以安宇.....more

1533/1556

假公行私妨害社會論

國家大局。生民塗炭。惟便一己私圖。此爭彼奪。遂使社稷卒無歲。河山破碎。黎民慘遭鋒鏑。文明國人當無類此。獨支那各省督軍。權勢在握。惟利是視。同室操戈。利權盡失。為外人傀儡。負債纍纍。而不知省天災地變.....more

1534/1556

表彰忠孝節烈議

以忠論之。得一代之功臣易。得一代之忠臣難。功屬智。而忠屬愚。智可及。愚不可及。孔聖所以嘉武子也。蓋忠在精神。不在形跡。無事。則竭力以匡扶。有事。則捐軀以報國。不計成敗利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此誠可.....more

1535/1556

一視同仁說

。如此則其民為優勝之民。其國為優勝之國矣。反是。而有所輕重於其間。使民不得安其居。樂其業。貧窮困之。苛政誅之。致失其所以為人之樂趣。因此鼠賊竊發。強盜橫行。遂使舉國之人。騷擾不。至此而始鋤之。剪之。戢.....more

1536/1556

振起筆權崇正黜邪論

。而無知之輩。尚以為禮義束縛人才。廉恥束縛人性。必欲任情縱欲。惟其自由之為快。吾恐由是而子不子。父不父。兄弟不相友。朋友不以信。雖有家不可以處。邪之貽害。誠非小也。顧安得木鐸聲宣。發聾啟瞶。俾若輩革面.....more

1537/1556

題名:臺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

本論文選擇以三位對離散身分具有相當自覺與關懷的作家:琦君、朱西、白先勇,來探討這樣的狀態。在這幾位作家的轉變過程中,我們見到了在掙扎、矛盾的離散情結下所帶來的藝術創造能量外,也見到他們一方面依戀於中.....more

1538/1556

題名:臺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

說之特色與地位。此部分共介紹二十四位作家,包括端木方、郭嗣汾、潘人木、陳紀瀅、段彩華、劉心皇、朱西、潘壘、趙滋蕃、王平陵、張愛玲、王藍、姜貴、張放、尼洛、司馬中原、王文興、王集叢、周野、杜鎮遠、陳若.....more

1539/1556

有明總論(三)

萌覬覦。群臣安得而請太后。太后安得以命景帝。即請之命之。帝終不從。群臣太后奈之何哉。群臣之請。未必非帝示意。太后之命。未必非從權也。改元易朔。帝之利令智昏也。及喜誅。朱楊使。篤於友于者。且幸壎箎之洽.....more

1540/1556

三藩之起兵

。刻期反汗。使耿藩由閩出師。奪皖之廣信。踰懷玉以窺安慶。而趨江。尚藩由粵出師。循湘之衡永。迫長岳而據武漢。三桂兵最強。宜分一軍。由貴之鎮遠銅仁。以奪湘之辰沅。既得辰沅。則宜奪取武漢。而為尚氏之後援.....more

1541/1556

南通徐清惠公宗幹

人開戰,而立江之約,至今為害。臺人謂吸煙者為烏煙鬼,以其與鬼為伍也。 中文 TUZ-180000016437 .....more

1542/1556

國教宗教辨

。知與民主為因果。故佛教今漸入於美利堅新地。國教也。宗教也。上以計一國之安。下以增萬民之幸福。孰從而辨之乎。雖然。同樹異枝。同枝異葉。同葉異花。同花異果。均是人也。而有黃種白種黑種之別。猶是物也。而有.....more

1543/1556

釵合鏡圓

碧見卓然花天酒地。規諫不從。因計非以苦策要挾。勢必難使其回頭。乃先請于翁姑。託言歸。侍婢細耎盡攜而去。至是卓然獨身在室。覺枕冷衾寒。孤寂如鶩。挑燈悶坐。意緒無聊。睹湘碧之粉影脂香。懷思頗切。凌晨即趨.....more

1544/1556

外交志

,再破之。自是不敢窺臺灣。然閩、浙、粵三省,均被侵擾,清廷命大臣與和。是秋、江款成,換捕虜,而臺灣所獲印度兵已於五月奉旨處斬,唯以英兵歸之。英領事璞鼎查遂訐臺灣鎮道妄殺遭難兵民。江蘇主款者及福建失守.....more

1545/1556

甯 在 檔案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