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簡@ 在 考古地區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無標題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台中市大肚區 年代:新石器時代晚期 遺址名稱:營埔遺址 介:陶環 營埔遺址所發掘的陶環標本,數量不多,都是殘件。 陶環以泥條圈成環狀或管狀,再以低溫燒成.....more

376/490

無標題

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南投縣埔里鎮 年代:新石器時代晚期 遺址名稱:大馬璘遺址 介:磨製有刃石器 大馬璘遺址發掘之磨製石器,器表大多經砥石磨平,有些甚至經過拋光處理.....more

377/490

無標題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南投縣埔里鎮 年代:新石器時代晚期 遺址名稱:水蛙窟遺址 介:顏色、形制、摻合料、紋飾類型 陶片分類,在傳統上以顏色、形制、摻合料、紋飾類型等作為標準.....more

378/490

無標題

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嘉義縣新港鄉 年代:歷史時代 遺址名稱:板頭村遺址 介:紅泥茶壺  板頭村遺址發掘得茶壺殘片12片,原來分屬4個茶壺。這批茶壺都以紅泥(朱泥)為原料.....more

379/490

無標題

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台中市清水區 年代:鐵器時代﹝金石並用時代﹞ 遺址名稱:番仔園遺址 介:番仔園遺址 番仔園遺址位於台中縣大甲鎮,鐵砧山西側山麓,紫竹寺附近,路旁可見.....more

380/490

無標題

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台中市沙鹿區 年代:鐵器時代﹝金石並用時代﹞ 遺址名稱:鹿寮遺址 介:特殊形珠鹿寮遺址出土的玻璃珠飾共有2339顆,此外還有許多小碎片不計.....more

381/490

無標題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台中市沙鹿區 年代:鐵器時代﹝金石並用時代﹞ 遺址名稱:鹿寮遺址 介:螺旋形珠螺旋形玻璃珠,珠身為一個小環,兩端反向翹起,呈螺旋形。製造的方法,很明顯.....more

382/490

無標題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台中縣沙鹿區 年代:鐵器時代﹝金石並用時代﹞ 遺址名稱:鹿寮遺址 介:玉髓與瑪瑙鹿寮遺址出土之玉髓質遺物共計67件,92.5%以上為珠子,以肉眼判斷.....more

383/490

無標題

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台中市沙鹿區 年代:鐵器時代﹝金石並用時代﹞ 遺址名稱:南勢坑遺址 介:南勢坑遺址 南勢坑遺址(代號NSK)舊名三角子,中心位置在東經120˚55.....more

384/490

無標題

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交界 年代:歷史時代 遺址名稱:古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介: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崩溪缺遺址2003年發掘,出土的茶壺包括紅泥.....more

385/490

無標題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交界 年代:歷史時代 遺址名稱:古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介: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簪、釵、步搖、耳挖簪及扁方均為插戴在婦女髮間的.....more

386/490

無標題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交界 年代:歷史時代 遺址名稱:古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介: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崩溪缺遺址2003年發掘,出土616件糖漏殘片.....more

387/490

無標題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交界 年代:歷史時代 遺址名稱:古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介: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崩溪缺遺址2003年發掘,出土完整的或近完整的.....more

388/490

無標題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交界 年代:歷史時代 遺址名稱:古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介: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耳飾,清朝婦女的耳飾,可分成耳環與耳墜兩種.....more

389/490

無標題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學 採集地點: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交界 年代:歷史時代 遺址名稱:古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介:笨港遺址崩溪缺地點  崩溪缺遺址,2003年發掘出土鐵刀、鐵鑿、鐵釘.....more

390/490

簡@ 在 考古地區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