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棱 在 銅器與金屬器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商後期 獸面紋簋

商後期 獸面紋簋

個單位,四條脊,頸部每個單位紋飾中間有一浮雕獸首,腹部飾獸面紋,圈足飾俯首夔紋,為羅越的第四種風格。圈足上有不明顯的二個足孔。 中銅000603N000000000 .....more

496/535
商後期至西周早期 亞醜方簋

商後期至西周早期 亞醜方簋

壁曲線方直,稜角畢露,並在每片範的合範部位飾有厚實鉤狀脊。頸及較長方的一的器足皆飾夔紋,較窄的一面的足部則飾鳥紋,腹飾獸面紋,皆有雷紋襯底。飾獸首銜鳥,下有垂珥弄飾以鳥足。器與耳鑄接處有一環溢出的銅.....more

497/535
商後期 引作文父丁鼎

商後期 引作文父丁鼎

部;深腹、折唇、立耳微向外張,造型渾厚雄偉,為殷末周初銅鼎之特色。口沿下有一匝花紋裝飾,六道扉,分作二類六組,一類為正面所見歧尾式連身獸面紋,另一類則為相應於三足上方的垂尾獸面紋,空隙填飾一條小龍紋.....more

498/535
商後期 酉父丁方鼎

商後期 酉父丁方鼎

上寬下窄,俯視器口呈長方形,器腹主要由一道夔龍紋與寬幅獸面紋組成,細密的雲雷紋飾地、主紋高浮雕上更加卷雲與線紋。四角及四壁中間各有一高聳的扉,四柱足上飾簡化蟬紋。器內壁有銘文三字,右為族徽,或釋為.....more

499/535
清 金剛杵

清 金剛杵

、金屬器 清 金剛杵 古老而精緻的一對鈴杵,杵與鈴首的鍍金幾乎都已摩弄脫落,露出黃銅的色澤。杵的兩端以五股組成,摩羯首銜之,其下托以蓮座,全器線渾厚勁健。兩器同置於一描漆皮盒內。盒內墨書漢、滿、蒙、藏.....more

500/535
明晚期 錯金銀鳥紋扁足鼎

明晚期 錯金銀鳥紋扁足鼎

錯金銀則為商代所無。折沿邊緣的雷紋則為晚期工藝美術的裝飾特點。類似造型的仿古扁足鼎,也見於明代末年的窖藏銀器。 圓鼎,侈口、立耳、扁足,腹有脊。口沿飾雷紋,腹飾鳥紋,足飾鳥紋。主體紋飾錯金銀。器內有.....more

501/535
明晚期 錯金銀獸面紋扁方罍

明晚期 錯金銀獸面紋扁方罍

器表留出嵌錯凹槽,凹槽中先填入其他物質,僅在表面塗以金銀。 方罍,直頸、折肩、環耳、圈足,全器有脊,腹下側有環耳。全器嵌金銀,均以雷紋為地,口沿、肩飾夔紋,腹飾獸面紋、夔紋,足飾鳥紋。 中銅.....more

502/535
明晚期 獸面紋方鼎

明晚期 獸面紋方鼎

採用「文王方鼎」,都說明了該器在明晚期流行的情況。除了以銅質仿作「飛龍腳文王方鼎」之外,在晚明清初還出現不同材質的文王方鼎,如瓷、玉、琺瑯等,有的並且仿刻銘文。 方鼎,盤口、立耳、平底、扁足,腹有脊.....more

503/535
商 天龜簋

商 天龜簋

、足飾一首雙身龍紋,腹飾直紋。器底有銘。 中銅001346N000000000 .....more

504/535
品名:銅觚

品名:銅觚

寸 (CM):口徑8.3X高29.5 時代:商晚期 型式:實體物件 國立歷史博物館 品名:銅觚 此件觚體形極瘦長,大口,中腰略外鼓,中腰與圈足各有四扉,圈足底階狀,圈足上有兩個十字孔。器身紋飾分三段.....more

505/535
品名:觚

品名:觚

寸 (CM):口徑15.5X底徑8.5 時代:商晚期 型式:實體物件 國立歷史博物館 品名:觚 此件觚體形極瘦長,口略大,腰部筆直,中腰與圈足各有四扉,圈足底階狀,圈足上有兩個十字孔。器身紋飾分三段.....more

506/535
品名:饕餮紋銅鈴

品名:饕餮紋銅鈴

形,上有鈕,與「衡」相伴使用,故有「權衡」一詞。 參考資料:馬承源,《中國青銅器》。 功能:車馬器 技法:塊範法 器形:鈴 紋飾:簡化獸面紋(波帶紋) 登錄號:75-03832 .....more

507/535
明晚期 文王方鼎

明晚期 文王方鼎

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故成為明人相當喜好的方鼎樣式。 方鼎,立耳、平底、足,有脊。腹飾獸面紋,足飾幾何紋。 中銅001211N000000000 .....more

508/535
宋以後 蟠夔紋鐸

宋以後 蟠夔紋鐸

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15.1公分 - 銅器、金屬器 宋以後 蟠夔紋鐸 器身主要部份作扁橢圓形,橋形口,方柱形柄。主為紋飾區位於器外壁的鉦部,鉦部四邊以飾回紋的細凸框圍,並從而區分出光素無紋的篆部、鼓.....more

509/535
品名:斝

品名:斝

,下腹與上腹間形成明顯的折,下腹壁呈圓弧傾垂狀。全器紋飾分上下腹二段,皆飾以饕餮紋,每段各有三個饕餮紋,每個饕餮紋中間各有一道扉,眼部明顯凸起,上腹銹蝕較嚴重,所以紋路較不明顯,鋬上飾牛首紋。 殷斝.....more

510/535

棱 在 銅器與金屬器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