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字詞)無法查詢, 因為 聯合目錄 的查詢上限是256個字。
符合的藏品
共找到 936 筆符合的資料
商後期至西周早期 亞醜方簋
壁曲線方直,稜角畢露,並在每片範的合範部位飾有厚實鉤狀棱脊。頸及較長方的一的器足皆飾夔紋,較窄的一面的足部則飾鳥紋,腹飾獸面紋,皆有雷紋襯底。飾獸首銜鳥,下有垂珥弄飾以鳥足。器與耳鑄接處有一環溢出的銅.....more
- 406/936
宋至明 錯金銀獸面紋罍
仿商晚期銅罍的造型,胎體厚重,鑄造十分精美。器底為分鑄,再與器壁接合,從底之內外均可見接痕。蓋、肩、腹部均裝飾獸面紋,花紋佈局規整而美觀。表面錯金銀,局部施加綠色假鏽,以模仿古銅的色澤。從銀質的脫落.....more
- 409/936
明至清初 錯金銀雲雷紋壺
紋壺 本器鑄造十分精良,圈足與器身分鑄,再行接合。表面以金、銀、綠色物質鑲嵌出口緣的雲雷紋,頸部的雷紋,與腹、圈足的如意雲紋。透過顯微放大可以看到綠色的鑲嵌物中混著細碎的孔雀石屑,應該是假鏽一類的物質.....more
- 410/936
商末或周初 人獸紋弓形器
》作「漢旂鈴一」均為商周銅器,但「漢旂鈴」曾經改製,原為商晚期的弓形器,是安置在弓的中央藉以強固弓的一種器具。左右兩側的曲臂斷掉之後,在兩端加鑄器末,並在器的兩端與中央加鈴,器背則加一半環。表面鑄有人.....more
- 413/936
清 金剛鈴-班臣厄爾德尼進
,都已模糊而光滑。鈴內中央鑄陽紋寶相蓮花,花心以十字杵為穿鐸處;內壁並鑄一行正體梵字:「唵阿吽」,字緣線條模糊,但字形沈穩。兩器共置於一描漆皮盒內。 故雜000573N000000000 .....more
- 414/936
清 乾隆款 金剛銅鈴
。銅鈴,外表以法輪為主紋,緣飾金剛杵紋及蓮瓣紋與梵紋,紋飾浮雕較高出器面,邊緣較峻銳,鈴身觸感較澀,表面有芝麻樣點狀傷蝕。鈴內中央鑄陽紋寶相蓮花,花心以十字杵為穿鐸處;內壁並鑄一行梵字。柄首接鍍金五股杵.....more
- 415/936
清 金剛杵-班臣厄爾德尼進
,都已模糊而光滑。鈴內中央鑄陽紋寶相蓮花,花心以十字杵為穿鐸處;內壁並鑄一行正體梵字:「唵阿吽」,字緣線條模糊,但字形沈穩。兩器共置於一描漆皮盒內。 故雜000574N000000000 .....more
- 416/936
清 銅鎏金葫蘆式執壺
國立故宮博物院 通高26公分 1644 A.D.-1911 A.D. 銅器、金屬器 清 銅鎏金葫蘆式執壺 銅胎鎏金,葫蘆型壺身,S形把,微弧流,圈足,帶圓頂蓮苞鈕子母口蓋,壺與流間有一橫桿。全器以鑄.....more
- 417/936
漢 「許癸、許安」銅印
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1.8公分 206 B.C.-220 A.D. 銅器、金屬器 漢 「許癸、許安」銅印 穿帶式雙面銅印,方形印面二面鑄篆體白文,一面印文「許癸」二字,一面鑄「許安」二字(但印譜上註明.....more
- 418/936
漢「張安之印、臣安」銅印
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1.9公分 206 B.C.-220 A.D. 銅器、金屬器 漢「張安之印、臣安」銅印 穿帶式雙面銅印,方形印面鑄右起順讀篆體印文,一面印文「張安之印」四字二行,章法為朱白文兼用.....more
- 419/936
漢 「張定國印、張幼卿印」銅印
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1.7公分 206 B.C.-220 A.D. 銅器、金屬器 漢 「張定國印、張幼卿印」銅印 穿帶式雙面銅印,方形印面鑄篆體印文,一面印文朱文「張定國印」四字,有陽線界格;一面鑄印.....more
- 42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