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字詞)無法查詢, 因為 聯合目錄 的查詢上限是256個字。
符合的藏品
共找到 97 筆符合的資料
清 金剛鈴-班臣厄爾德尼進
,都已模糊而光滑。鈴內中央鑄陽紋寶相蓮花,花心以十字杵為穿鐸處;內壁並鑄一行正體梵字:「唵阿吽」,字緣線條模糊,但字形沈穩。兩器共置於一描漆皮盒內。 故雜000573N000000000 .....more
- 16/97
清 金剛杵-班臣厄爾德尼進
,都已模糊而光滑。鈴內中央鑄陽紋寶相蓮花,花心以十字杵為穿鐸處;內壁並鑄一行正體梵字:「唵阿吽」,字緣線條模糊,但字形沈穩。兩器共置於一描漆皮盒內。 故雜000574N000000000 .....more
- 17/97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穩健,四角略磨圓。別部司馬為武官名,位階同於「軍司馬」;《後漢書.百官志》記載漢代官制:大將軍之下有「別部」及「五部」,「五部」之下有「部」、「曲」、「屯」。其亦曾記載「其別營領署為別部司.....more
- 18/97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篆法粗壯穩健,筆勢略為往右斜傾。別部司馬為武官名,位階同於「軍司馬」;《後漢書.百官志》記載漢代官制:大將軍之下有「別部」及「五部」,「五部」之下有「部」、「曲」、「屯」。其亦曾記載「其別營領署為.....more
- 19/97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穩健,印面略帶銅綠,下方斑駁。別部司馬為武官名,位階同於「軍司馬」;《後漢書.百官志》記載漢代官制:大將軍之下有「別部」及「五部」,「五部」之下有「部」、「曲」、「屯」。其亦曾記載「其別營.....more
- 20/97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穩健,邊角略磨圓。別部司馬為武官名,位階同於「軍司馬」;《後漢書.百官志》記載漢代官制:大將軍之下有「別部」及「五部」,「五部」之下有「部」、「曲」、「屯」。其亦曾記載「其別營領署為別部司.....more
- 21/97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2.4公分 206 B.C.-220 A.D. 銅器、金屬器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瓦鈕,方面印體稍薄,銅中帶紅,印文「別部司馬」四字做白文二行,無邊。整體篆法粗壯穩健,筆畫略為右.....more
- 22/97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2.3公分 206 B.C.-220 A.D. 銅器、金屬器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瓦鈕,方面印體稍薄,銅中帶紅,印文「別部司馬」四字做白文二行,無邊,鈕上穿有繩。整體篆法樸實穩健.....more
- 23/97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2.3公分 206 B.C.-220 A.D. 銅器、金屬器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瓦鈕繫繩,方面印體稍薄,銅中帶紅,印文「別部司馬」四字做白文二行,無邊,鈕上穿有繩。整體篆法穩健.....more
- 24/97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2.5公分 206 B.C.-220 A.D. 銅器、金屬器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瓦鈕,方面印體稍薄,銅中帶紅,印文「別部司馬」四字做白文二行,無邊。整體篆法粗壯穩健,四方工整.....more
- 25/97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2.5公分 206 B.C.-220 A.D. 銅器、金屬器 漢「別部司馬印」銅印 瓦鈕,方面印體稍薄,銅中帶紅,印文「別部司馬」四字做白文二行,無邊。整體篆法粗壯穩健。別部司馬為.....more
- 26/97
東漢「部曲將印」銅印
續飛舞,未有穩重結構。部曲將,漢末至三國時代武官名。《後漢書.百官志》:「將軍,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又有前、後、左、右將軍……其領軍皆有.....more
- 27/97
漢 「李千秋」「日利」銅印
雖皆作白文,但「李千秋」筆畫相對較粗,相對穩重;「日利」二字則淺刻而線條較細,表現了兩種印文的兩種風貌。私印。本印置於清乾隆朝「金薤留珍」之「壁」櫃屜匣中。「金薤留珍」乃乾隆朝時將內府所收的前代印記整.....more
- 2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