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穩 在 銅器與金屬器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明 胡人立像

明 胡人立像

顯示了其胡人的穿著與身份。長袖不規則的短陰線,表現了衣服皺折,也表現了衣服的厚重。雙手一上一下曲於胸前、腹間,原來應有持拿長形物件,也許這一物件直撐到地,所以才使其腳尖離地,在定中蘊含了不定的變化.....more

1/97
清 鎏金仙鶴

清 鎏金仙鶴

翅展開,但身體實呈現定站立姿勢,一動一靜,相互映襯、調和在作品之中。 故雜002499N000000000 .....more

2/97
唐 護法獅

唐 護法獅

人,尾部挺直而末端外折。四肢與身體壯碩,表現了靜態的趣味,較之於威猛的獅子,更是多了一分重的感覺。 贈銅000358N000000000 .....more

3/97
清 鎏金仙鶴

清 鎏金仙鶴

翅展開,但身體實呈現定站立姿勢,一動一靜,相互映襯、調和在作品之中。 故雜002500N000000000 .....more

4/97
清 鎏金仙鶴

清 鎏金仙鶴

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26公分 1644 A.D.-1911 A.D. 銅器、金屬器 清 鎏金仙鶴 金仙鶴,仙鶴直立展翅,站立於四如意足方座上,其頭部微昂望向前方。仙鶴雖雙翅展開,但身體實呈現定站立姿.....more

5/97
漢 「陽與成印」銅印

漢 「陽與成印」銅印

重寬博的氣勢,筆畫雖以樸厚為主調,亦見筆意較長的書寫,重樸厚又蘊含變化,是很好的作品。私印。本印置於清乾隆朝「金薤留珍」之「書」櫃屜匣中。「金薤留珍」乃乾隆朝時將內府所收的前代印記整理編次而成.....more

6/97
銅鎏金菩薩立像

銅鎏金菩薩立像

雙眼微閉,臉龐飽滿,表情安靜而肅穆。平滑而略略弧起的胸膛,雙掌相對而持覆物件的手勢,安而簡約,呼應了臉部安靜的表情。與此相對的,則是高髻上對於髮絲的細緻刻劃,顯示了繁簡之別。而用以表現衣服的對稱弧線.....more

7/97
漢「監營司馬」銅印

漢「監營司馬」銅印

,整體結構工整沉,筆畫樸實自然。本印置於清乾隆朝「金薤留珍」黑地金漆龍紋屜匣之五篋其中「東」屜之中第三層。 故銅000602N000000000 .....more

8/97
唐 護法獅

唐 護法獅

如笑,挺胸而前肢撐地,後足曲跪,如跪坐挺胸之人。尾部三岔直立,中高而兩旁低。獅體型壯碩,四肢肌肉與胸膛皆外鼓,但身形定,寓威嚴於安靜之中。 贈銅000360N000000000 .....more

9/97
戰國中期 嵌綠松石金屬絲犧尊

戰國中期 嵌綠松石金屬絲犧尊

國立故宮博物院 長39.5公分 寬14.5公分 高29公分 375 B.C.-276 B.C. 銅器、金屬器 戰國中期 嵌綠松石金屬絲犧尊 全器作動物形立狀,以獸口為流,背部正中央留有圓洞安蓋,蓋.....more

10/97
不動明王立像

不動明王立像

憤怒像。豐健的右手持金剛杵,肌肉緊繃的左手持繩索。坦露右肩,身驅作S形彎曲,衣物則隨其身形表現了複雜的皺摺。S形彎曲雖然為造像帶來了動感,但其挺直的雙足,還有小腿兩側鼓起誇張的衣擺,都讓造像更為定.....more

11/97
商後期 亞□觚

商後期 亞□觚

. 銅器、金屬器 商後期 亞□觚 口徑只比腹深略小,足徑只比足高略小,顯然,如此外張的口徑與器高有相當的比率,以達到全器定之感。脰飾蕉葉紋及鳥紋,腹飾獸面紋,足飾蠶紋及獸面紋。蕉葉紋中飾有規格化的、不見.....more

12/97
西漢 銅食官鼎

西漢 銅食官鼎

有一個小圓餅,這是為了當鼎蓋翻轉仰置時,可以平的放置不會傾倒,器身口沿下橫刻著廿一個字:「●(食)官銅鼎一,容一斗,重十一斤八兩,廿三年五月造,第廿一。」。「食宮」本是掌管帝王飲食的官吏,在周禮中稱.....more

13/97
晉 歸義氐王印

晉 歸義氐王印

(西元二六五~四二0年)的一位「氐王」用印。此駝紐形狀簡略,但意態重,外族王者之印皆鎏金,以顯尊貴。銘文五字,富粗獷之美。 故銅000743N000000000 .....more

14/97
漢 銅雁爐

漢 銅雁爐

自器身落掉的灰燼,也使整體在視覺上得到了平衡定。 中銅000776N000000000 .....more

15/97
第 1 頁
共 7 頁
下一頁

穩 在 銅器與金屬器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