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簡 在 全集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雪廬述學語錄

》,後遂集為《雪廬述學語錄》。此集仿《論語》體裁,以「師曰」起首,收錄一百九十則,文散不相聯屬,各有短標題。內容可分為儒、佛兩類,儒學類共三十四則,述及論語、大學、中庸、禮記、左傳諸經,或品評古人,或就.....more

16/22

全集總目錄序

擷補為藍本,兼采要解及其他諸注,編述而成。接蒙之編,雖曰接蒙,實則其文明有本,久脩之士,依之研究,亦甚適宜。淨土法門,當生成就。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此經專說持名,文而顯,義豐而微,性相律密,藏通別.....more

17/22

《弘護小品彙存》序

後世者,吾得三人焉,曰宋之王龍舒、清之周安士、彭二林。若夫傳記所載,遠者如宗少文、劉遺民,近者如袁中郎昆仲,乃至並世之楊仁山、丁仲祜諸公,何啻千百人。然或勤於自修而疏於接眾,或富於著作而於講說。即龍.....more

18/22

重修莒志選序

遺滌刀俎,吹薪火等役,如是而已。眾議借鏡武功登封郯城諸志之精粹,並列兩洋法制黨政新猷之峻德,舉例凡四,以成其書。盧明府序,莊太史敘例,盡詳,不復贅。是志也,詳不失,文不奪質,謂其依範而述也可,謂其創.....more

19/22

吟誦常則

多變轉。雖有音韻詩經,無人傳授,早失讀法,格局後已不習。二、漢魏六朝,為一時期,格局由繁化,多尚五言。然於聲韻,頗有發明,分口具之七音為等韻,分發出之四聲為廣韻。潘氏次耕曰:「後世讀字,失其本音.....more

20/22

學詩先讀求味

,一時權宜,非敢故拾人棄,不慚瓦缶之鳴也,諒之。李炳南撰 〈選古體介言〉秦火後興之文,已變乎前,漢魏之詩比於周,格漸趨,沿及於唐,大體相因,而風骨則各殊矣。盛唐律絕出,朝野翕然風從,是又一變,然於所.....more

21/22

詩惑研討隨筆

所擧,有一詩迭出,或嫌重複,自應有所說明。實以問者本非一人。疑者更非一事,縱一事尚分繁,一人且至多次。有不能合併之勢,亦難序其次第,記不同時,故曰隨筆。 目次:介言、崔顥黃鶴樓格局、王之渙登鸛雀樓.....more

22/22
上一頁
第 2 頁
共 2 頁
  • 1
  • 2
  • 至第

簡 在 全集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