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蘊a 在 雪廬風誼—李炳南老居士檔案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阿彌陀經義蘊-第二十九頁

阿彌陀經義蘊-第二十九頁

彌陀經義。 數量:1頁 創作日期:1939 型式:文字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阿彌陀經義-第二十九頁 累。況乎身外。是為不亂。念常爾者。是此土機緣.....more

31/71
阿彌陀經義蘊-第二十二頁

阿彌陀經義蘊-第二十二頁

彌陀經義。 數量:1頁 創作日期:1939 型式:文字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阿彌陀經義-第二十二頁 果。報盡往生者。固所多有。而凡夫具足惑業。於.....more

32/71
阿彌陀經義蘊-第二十四頁

阿彌陀經義蘊-第二十四頁

彌陀經義。 數量:1頁 創作日期:1939 型式:文字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阿彌陀經義-第二十四頁 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亦有眾鳥無.....more

33/71
阿彌陀經義蘊-第二十八頁

阿彌陀經義蘊-第二十八頁

彌陀經義。 數量:1頁 創作日期:1939 型式:文字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阿彌陀經義-第二十八頁 攝所緣。繫於內心。故曰內住。其次相續內緣心動.....more

34/71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頁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頁

彌陀經義。 數量:1頁 創作日期:1939 型式:文字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阿彌陀經義-第三十頁 且如聾似啞。無一人啟請宣說。豈後世執深小智之人.....more

35/71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五頁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五頁

彌陀經義。 數量:1頁 創作日期:1939 型式:文字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阿彌陀經義-第三十五頁 宣揚。稱讚諸佛功德之語。 能於娑婆國土至是為.....more

36/71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六頁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六頁

彌陀經義。 數量:1頁 創作日期:1939 型式:文字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阿彌陀經義-第三十六頁 長。能依法起修。修而能證者。不幾近龜毛兔角.....more

37/71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二頁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二頁

彌陀經義。 數量:1頁 創作日期:1939 型式:文字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阿彌陀經義-第三十二頁 退菩提乎。須知入芝蘭室。觀色嗅香。縱各不同.....more

38/71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一頁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一頁

彌陀經義。 數量:1頁 創作日期:1939 型式:文字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阿彌陀經義-第三十一頁 耳。今一稱彌陀。而六方恆沙諸佛。一時頓現。是.....more

39/71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四頁

阿彌陀經義蘊-第三十四頁

彌陀經義。 數量:1頁 創作日期:1939 型式:文字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阿彌陀經義-第三十四頁 三足。缺一不可。三者具備。定得往生。下文若已.....more

40/71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十六頁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十六頁

別。並於過去現在未來能生聯想作用。如見青草而分濃淡。能憶及舊見之某種青色。且設想到某種未見之青色等。行含義甚廣。且攝色受想識四諸餘心所(心所有法)。大略謂身口意造作一切有為法。因以遷流三世之義。此.....more

41/71
贈內典班畢業諸生(二首)

贈內典班畢業諸生(二首)

日期:1970-1982 型式:文字 檔案層級:件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贈內典班畢業諸生(二首) 之一(未羽迦陵已真。早霑法雨滌根塵。四年文字傳般.....more

42/71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二十四頁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二十四頁

、進、念、定、慧)力、七菩提分(擇法、精進、喜、除、捨、定、念)、八聖道分[(八聖道合立六支及三所攝)分別支-正見-慧、誨示他支-正思維-慧、令他信支-(正語、正業、正命)-戒、淨煩惱障支-正精進.....more

43/71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十三頁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十三頁

。天樂多、苦少。人以俗諦論。苦樂有似平衡。其實則苦多於樂也。阿修羅詳前。因造下品十善。感此報身。亦可列於善道。惟此僅就天趣人趣所攝而言。畜生畜養之義。或為人噉食。或為驅使。造下品十惡業所感而生。久愚情.....more

44/71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十五頁

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第十五頁

萬物。一身之津液血油屬之。火性煖。調熟萬物。一身之熱力屬之。風性動。生長萬物。一身氣息呼吸動轉屬之。總此四大假相和合。而現形色之身焉。五陰。陰者蔭覆之義。新譯曰。積集之義。色者形色。四大物質及在內之.....more

45/71
上一頁
第 3 頁
共 5 頁
下一頁

蘊a 在 雪廬風誼—李炳南老居士檔案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