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簡 在 雪廬風誼—李炳南老居士檔案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解深密經語體釋序

解深密經語體釋序

:雪廬寓臺文存。案卷:雪廬寓臺文存之一。 數量:3頁 創作日期:1969 型式:文字 李炳南 數位化執行單位:台中蓮社宗教文物資料-李炳南教化作品及生活記錄 解深密經語體釋序 宇宙萬法,言可該之曰.....more

16/73
耶穌教生天論序

耶穌教生天論序

。古者政教一,政與教本相即也。其後政繁教異,政與教始相分也。然教雖異,皆有輔政之功,故政因以護之,是分而相需不相悖也。人與人之間,道不同不相為謀,亦有各行其是而已,未許不同而相讎,人相讎則悖於政.....more

17/73
重印袁了凡四訓序

重印袁了凡四訓序

,袁了凡四訓,亦訓家子弟者,惟朱之言傳廣,而袁之訓傳隘焉。或謂朱文而聞易,袁文繁而記難,因以暢滯異勢,然此尚是皮相論耳。儒曰:袁訓挾釋家因果,非吾子弟所宜習也。釋曰:袁訓僅有為漏法,非吾宗門之所急也.....more

18/73
菩薩戒蔣葛妙信居士八秩壽序

菩薩戒蔣葛妙信居士八秩壽序

鮮有聞,有或不免於繁也。事或由子弟張羅,或出親友慫恿,亦有引榮自作者,其狃於俗見,而欣欣栖栖則一也。若夫車馬應,賂賚特達,雞豚刃於廚,魚鼈陳於鼎,粉白黛綠,巾(疊+毛)履革,雜坐醉謔,時復哄堂,旦而.....more

19/73
慈光大專講座通訊錄序

慈光大專講座通訊錄序

可以不學,惟學有多端,之則有小儒大人之異,小儒善身,大人利天下,其旨趣雖殊,然皆必有其所學也。又聞獨學無友則學陋,敬業樂群則業精,古人讀萬卷書,復行萬里路,入讀而出交,博學而多聞,是能扼為學之要矣.....more

20/73
斌宗法師著白話心經要釋序

斌宗法師著白話心經要釋序

不論文章言語,最崇尚的是要詳明,還得含義豐富。果是這樣,除了心經以外,還有那一本經合這幾個條 1-02-05-008-002-0003 .....more

21/73
常禮舉要緣起

常禮舉要緣起

把他打倒。以後大家就對禮節,存了輕視的心理,自己不去做,也不肯再去教導子弟。這個問題,並不單,決不是中國人單獨的問題。行得通,行不通,卻也不敢斷定了!但是現在還是行不通。請看今天客來了,明天訪客去.....more

22/73
佛學常識小序一

佛學常識小序一

宙森羅萬象,本不單;佛法要解答這許多問題,自然就顯得高深了。但是佛法,雖然頭緒複雜 1-02-05-008-002-0004 .....more

23/73
印光大師圓寂十周年紀念回憶錄

印光大師圓寂十周年紀念回憶錄

宗冊子,初還嫌其太淺。至讀了兩本以後,始覺以前學佛直是閉著眼亂碰壁。從此發生了皈依印光之心,以無門徑,不敢冒昧,又遲了數年,到了某縣去辦救濟事務,遇見一位當地人,腕上套著一串念珠。談話之間曉得他是印.....more

24/73
慈光圖書館

慈光圖書館

創初期,終以陋為憾。惟思友必嚶求,善耻獨作。故敢籲請 收藏大家,出版各界,齊發化導之心,大宗慷慨捐助,種類不限經律論史子集,版裝不分華洋梵鉛石木,開卷有益,總拔心茅。倘蒙 惠賜,固當敬為勒銘,永垂馨.....more

25/73
戈本捷及戈周騰之十一

戈本捷及戈周騰之十一

,惟嫌少覺繁雜,希後不宜再加他種,但念佛太少,希後增加念佛,古人云,求法宜多,修法宜,易專一也,至課誦對炳迴向,不勝感激,足見賦性篤厚,不忘舊誼,此載道之器,必得悟證,特為修改,務請更正,已在課誦冊.....more

26/73
李蓮階之三

李蓮階之三

自侮自伐學之不講德之不脩爭名奪利偽裝欺眾不畏因果不許諫勸大地皆然不獨香一隅也不遇三武之禍亦幸矣希弟立定腳根隨緣隨分各行其是以人格表現非口舌所能挽救也 中醫基礎端在靈素雖多錯在善讀者自探討耳名傷寒者乃.....more

27/73
董正之之八

董正之之八

惟老子一書旨在言道非左國班馬之文章可比若校勘此段之章句必先於道有得而後評文至於道者云何孔子尚歎老子猶龍不易懸測況他人乎若捨道論恐愈走愈遠兄讀老子僅閱河上公及王輔嗣兩注一一淺略解皮毛並無心得今置諸高擱.....more

28/73
民族文化不是一家私言

民族文化不是一家私言

乏,定為國是,這是他的價值。凡有血氣,愛國家、愛民族、有理智的,無不與以同情,外表雖受摧殘,民心依然不死,這是他的環境。要說不合潮流,應該掉換了,不如直說中華民族不合潮流,應該把他掉換了。要知吾族存.....more

29/73
紀念孔子要有一個重心

紀念孔子要有一個重心

誕節,今日又來臨了,國人當有一番的熱烈的紀念。惟是這一聖誕日期,在民初及今,已曾變動過三次,這是由於曆學家的各種看法不同,所以莫衷一是。說到這一問題,很不單,在古史家的《穀梁》《公羊》兩傳,以及司馬.....more

30/73
上一頁
第 2 頁
共 5 頁
下一頁

簡 在 雪廬風誼—李炳南老居士檔案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