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警| 在 總類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布農族--八通關越道開鑿紀念碑

中心 八通關越道開鑿紀念碑現今豎於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花蓮縣卓溪鄉卓樂村)之前方。八通關越道路其開闢主要事由為:當初因喀南帕南、大分等一連串的抗日事件與近30顆備員的首級,讓台灣總督府當局認為.....more

16/72

布農族--天龍吊橋

走在橋上代表夫妻同心,相扶相誠。橋的另一端的岩壁上留有兩塊石板一為天龍橋字樣一為當年建造此橋工事人員名字11人和手(察人員之稱呼)30人共41人。當時日本人橫越此橋喜歡於橋中央,朝溪谷上游拋擲紙飛.....more

17/72

泰雅族--仁愛鄉霧社事件紀念公園...

台灣原住民強力鎮壓之後,誤射就成為日本的山地模範部落。當時風景優美,位處台灣中部,交通四通八達,為日本人控制中央山的重要基地。日本人在霧社設立學校、察局、郵局、旅館、醫療所、樟腦會社等機構.....more

18/72

阿美族--都蘭護衛舞

的護衛哨兵而來的。除了照顧婦嬬安全外,在打獵的據點,有流動哨兵把關,哨兵須將腰際鈴鐺發生聲響,目的為示敵方此處有備,不可輕舉妄動。 3774 .....more

19/72

太魯閣族--三棧部落

的坡地,建立了新據點;因這兒盛產「菰瓜」,太魯閣語為「巴拉丹」(Paratan),所以稱此地為「巴拉丹」。民國十四年,日鑑於各部落散居山腹,管理不易,乃強迫太魯閣族人遷移下山,遷居至今三棧溪對岸的台.....more

20/72

鄒族--阿里山鄉達邦部落

厚的部落風情,達邦部落裡有一棟日式建築,坐落於村內達邦國民小學斜對面,以檜木建築,洋溢濃厚的日本風味,在日據時代是日本察宿舍。後來日官舍成為全台唯一位在原住民地區的別館,用來招待前來視察的日本高階.....more

21/72

八十八年度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原...

託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針對全省山地原住民村落的潛在災害調查成果,針對災害類型,發生規模、頻率及對聚落居住環境之影響進行評估,探討各類型災害發生之災變因素及對災害發生之戒標準值設定作修訂,並逐年擇定危.....more

22/72

阿美族--原住民殉難紀念園區

日工程尚未機械化,必須仰賴龐大人力;經日人深入調查後發現,在花蓮各族群中,阿美族人因部落聚集、性情溫馴、工作勤奮,且剩餘勞動力最多,是最容易動員的族群,於是運用日力量,強制動員阿美族族人開道路、鋪鐵.....more

23/72

排灣族--高砂族教育發祥地紀念碑...

兇狠頑劣、不易妥協,屢與日發生激烈的鬥爭。 日本統治者則採取高壓統治的理蕃政策,除了強制遷徙原住民至指定的部落居住、以日駐在所控制原住民的出入及作習外,並廣為開設番童國語傳習所,制定蕃人公學校規則.....more

24/72

太魯閣族--姬望紀念教會

部落族人。 時乃日治時代,部落族人社區為一禁區,不准傳揚聖教。芝苑不屈威武,毅然證道;信者日眾,近悅遠來。乃大戰開始,日監試嚴密,傳道不易。每於更深夜靜聚集聖徒於本堂東鄰之洞.....more

25/72

太魯閣族--富世部落(村)文化客...

。 民國初年前,太魯閣族住於花蓮縣境者,大都曾居於立霧溪流域,及今富世村境,其居地都在300公尺以上的高山,直至1917年後,被日迫令下山,移至台東縱谷西側山邊,北自和平溪,南止卓溪鄉立山村,都建有.....more

26/72

太魯閣族--姬望紀念教會

際,日方找到住在卡來彎的芝苑擔任其和平使者,協助日軍勸服激烈反抗的太魯閣族人向日本繳械,且不再攻擊日。 芝苑自1924年受洗,並於就讀完淡水中學後返鄉傳道。芝苑在家鄉附近挨家.....more

27/72

排灣族--新興國小

日治時代近黃教育所,創設於大正元年(1912)12月1日,由近黃察官吏駐在所兼任所長,所內員及成年眷屬兼充教員,為當時台東廳最早創設的山地原住民初等學校之一。戰後改設為近黃國民學校,民國41年因遷.....more

28/72

漢式台床(神山頭目住家)

現象徵圖紋和生活圖像的木雕、石雕等裝飾藝術。在第二類物質中,頭目和貴族的所有物,舉凡木梳、煙斗、木臼、木杵、木碗、木匙、酒杯、木箱、針線板、佩刀、長槍、木盾、手杖、鈴、桌椅、連杯、床、家屋樑柱、橫樑.....more

29/72

那魯灣之聲-遠離部落 用力工作

漢人朋友也能從議題中,了解原住民的想法與特有的文化,尊重原住民的觀點,認同原住民的文化,讓多元的台灣社會邁向安康的新世紀。很多原住民朋友目前都遠離部落,在都市努力工作,本單元特別邀請交通察廣武漢先生.....more

30/72
上一頁
第 2 頁
共 5 頁
下一頁

警| 在 總類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