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簡| 在 知識單元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品名:腕飾

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腕飾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腕飾(手鐲),多以琉璃珠穿串而成,也有些以金屬或細銅條纏繞製成。珠串腕飾為魯凱未婚女子的配飾,在平常或是正式的喜慶場.....more

16/31

品名:皮雨衣

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皮雨衣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男人出外工作狩獵時,必須隨身攜帶的雨具,包括皮製的雨衣及雨帽,平常在野外可以當成席毯舖在地上休息、吃飯與分肉.....more

17/31

品名:網袋

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網袋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女生工作時用來放東西的網袋,可以放衣服、地瓜、工作器具等,放入網袋後用額頭來揹。男子於上山工作或打獵時,用.....more

18/31

品名:織布

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織布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織布(kaimalang),原本是最基本的麻布料,可以作成衣服、布巾與裹屍布。魯凱人若是去世後,會先換上漂亮的服裝,再將屍體屈膝靠胸.....more

19/31

品名:喪巾布

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喪巾布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魯凱族裡,家中有親人去世,一般男子會在身上披麻織方巾一塊,頭上繫結頭巾一條,以示守喪。女子則頭上罩一塊黑頭巾或夾織的方形喪冒,背部.....more

20/31

品名:獸骨

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獸骨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獸骨(bathin)常見於魯凱家屋立面的屋簷下或客廳壁面等處,掛在特製的獸骨架上作為裝飾。   山豬是原住民主要.....more

21/31

品名:織網具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織網具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鉤網棒(satwakadrai)是鉤織網袋、網具的編器,以金屬、山羊或山羌的獸角接木柄製成。一般多由男.....more

22/31

品名:木雕板

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木雕板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木雕板為魯凱族近代的木雕創作,正面雕有精美的浮雕紋樣,純為裝飾性質。也有些則為木柱雕刻,大都雕飾著人頭.....more

23/31

品名:起火包

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起火包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昔日沒有火柴的時代,是以木棒鑽木取火或以發火石來起火。發火石為魯凱族人起火的工具,由於火苗非常重要,因此發火石有特製的皮包收.....more

24/31

品名:漁網

:漁網 文化區:南島語族區 介:"漁網  漁網,是臺灣原住民從事漁撈的常見用具,依據捕撈的魚種、方式、地點與規模等,而發展出各式多樣的捕撈網具。   阿美族與雅美族是漁撈活動最盛的臺灣原住民,其需要.....more

25/31

品名:佩刀

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佩刀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佩刀是男人工作、宴會隨身攜帶的工具。通常與刀鞘成一組,通稱為takit。就細部來區分,金屬刀刃與握柄也通稱作takit,或單獨稱.....more

26/31

品名:長衣

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長衣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可能地緣相近與同為階級制度影響下,魯凱族的服裝與排灣族相類似,衣服刑制屬方衣系統,以麻線為材,並使用水平背帶織機織.....more

27/31

品名:短裙

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短裙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短裙(labidi),為魯凱男子的服飾。男人日常穿著的裙子,用來遮住下體,短裙的布條繫帶綁在腰側,由於以前沒有內褲.....more

28/31

品名:小米穗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民族學 品名:小米穗 文化區:南島語族 介:"   小米是魯凱族最珍貴且神聖的作物,豐年祭、結婚或需要送禮答謝的時候,會用來當聘禮、禮品或貢品,雖然產量少,卻是任何儀禮祭.....more

29/31

品名:陶壺

:陶壺 文化區:南島語族區 介:"陶壺  魯凱族的物質文化可能因為地緣的關係,與北排灣的十分相似,對陶壺所產生的信仰文化與階級象徵亦然。   魯凱族也有類似排灣族的「陶生」傳說,百步蛇亦為魯凱族人之.....more

30/31
上一頁
第 2 頁
共 3 頁
下一頁

簡| 在 知識單元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