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棫`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三十日

亦到,相與談敘揚文會之盛。是晚,蓮舫開宴慶賀。予詠五律云:勝會揚文赴,歸來笑語溫。友朋欣共述,姻婭喜開樽。大道千鈞挽,吾儒一線存。作人歌樸,士貴國彌尊。 中文 TUZ-260000019072 .....more

1/29

壽灌園同社周甲

,此說從來盛。修德以格之,吾謂天可勝。半世侍重闈,遐邇稱孝行。幾年忘寢餐,勉為民請命。生性與人異,常勇於見義。菁莪樸心,暮鼓晨鐘意。莘莘諸學子,蚩蚩之庶類。益智與成材,多受先生賜。天道福善信,無疑錫.....more

2/29

過彰化聖廟

宣。白沙八卦 皆屏障,鹿港三林繞泗川。燄嶼朝霞遙拱照,眉潭秋月望嬋娟。地靈人傑稱鄒魯,菁莪樸壯中堅。泰山已頹哲人萎,千秋廟殿尚巍然。南部重修北經始,那堪彰郡沒荒煙 。丹青剝落俎豆廢,歎鳳傷麟今古憐.....more

3/29

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

美德之無恙有係安危也則不在山林之叢而在老成之壽矣非謂有喬木之謂有世臣之謂也臣蓋讀詩而知故國之賴乎世臣也當肇造之始而啟辟者灌栵攘剔者檉椐柞松柏且以大拔兌規模乃施於孫子初不過後先奔奏之儔而不聞以翹材示發.....more

4/29

文翁治蜀論

矣。然人但多其化蜀之功。而不知為國家培養人才。其功尤足多也,蓋時雍之化。首重人才。而人才必由教育出。蜀中文人。由文翁造就者,一時與齊魯并盛。由是明經孝弟。菁莪樸之士。布滿朝野。官得其職。吏當其材。循.....more

5/29

文翁治蜀論

。何由開其風氣。振其文風乎,雖有聰明之子弟,穎敏之天資。亦徒安於小就。末由造大成矣。乃彼則情殷於菁莪造士。樸作人,而堂開絳帳。桃李穠蔭公門。材荷栽培。春風吹送上苑,大化進行於一時。又何慊齊魯之善治哉.....more

6/29

小學考

,隋曹憲為之音釋,竊謂可與爾雅比者,惟此書耳。夫所謂音韻之書,廣韻為最,然注文頗嫌繁冗,集韻則宋祈等重修,亦見明確。音辨,賈昌朝之所作也,義例可謂詳明;韻補,吳之所編也,微引亦極繁博。至如郭忠恕所撰.....more

7/29

誥封安人晉封恭人許母黃恭人墓志

臺灣文藝叢誌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文字檔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3 文字 佚名 簡榮聰 誥封安人晉封恭人許母黃恭人墓志 臺灣文藝叢誌 臺灣文藝叢誌 內文:  臺灣涵濡孳煦於國家盛世之中,樸楚翹.....more

8/29

天之生才難養才更難論

。而盡乎養之之方。不見菁莪造士。奉璋者共詠峨峨。樸作人。秉德者群歌濟濟乎。語曰天生我才必有用。有國家者苟能善養其才。不負天之所生。則今日之養。正以備他日之用也。後世野有遺賢。歌夏屋而不承權輿。賦伐檀而.....more

9/29

十五日上午九時

樸,魯侯詠藻芹。學術細演說,開道心孔殷。叩首告辭退,天氣日欲曛。 中文 TUZ-260000019021 .....more

10/29

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之章甫逢掖詡詡然自命為士者不知凡幾人矣吾聞其名吾核其實歌菁莪乎歌樸乎司馬論秀升斯三而無愧色者曰維子之懷登義路而出禮門豈其聞道德而悅見紛華而喜植圭璧乎式金玉乎儒林品題拔諸萃而無慊心者曰維子之懷薄身名而.....more

11/29

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於殷三代立教之意無不同三代立學之名亦無不同耳而中阿之樸豈因時世之變遷而頓改風流學則三代共之此國學不如鄉學之各異也顧鄉學立制與國學異而鄉學明倫與國學同聖世之育才散以處之必聚以收之國學所以收鄉學之尤也有.....more

12/29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實一代制作之經井田固周之舊也文則以學校新之焉所以廬旅隰原不過當年之世守至文王而菁莪樸即大煥其規模教化在四十國之中休嘉在五十載之內有命自天信騶虞不信鳳凰也而眷顧在來茲特驗之虞芮質成者猶末也稼穡禮樂乃累.....more

13/29

革冒籍移文

家食而西家宿,竊同處女之踰牆;前車覆而後車登,競效賤夫之望壟。我思其故,弊有數端。   其有品玷膠庠,行虧樸,鮑嚴非禮之羞,難登俎豆;蒿有不正之號,宜擯門牆。彼方棄之如弁髦,我乃收之同?鼎,蜚廉善走.....more

14/29

藝文志

師牧野,一戎衣而天下定。及成康繼統,樸作人,制禮作樂,為後王範。漢高以馬上得天下。陸生曰:『陛下以馬上得之,能以馬上治之乎』?故漢之文章亦卓越千古。臺灣當鄭氏之時,草昧初啟,萬眾方來。而我延平以故國.....more

15/29
第 1 頁
共 2 頁
下一頁
  • 1
  • 2
  • 至第

棫`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