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袪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言鑑

同,為人上者,貴自振作精神,其蒙蔽,以其言之是非,定其人之優劣,不使太阿之柄倒持,則其道得矣。 評曰:續原毀。 中文 TUZ-300000017845 .....more

16/34

章炳麟〈寄梁啟超〉詩

不復顧,迷陽當我路。河圖日以遠,梟鴟日以怒。安得起槁骨,?共馳步。馳步不可東,馳步不可西。馳步不可南,馳步不可北。鑒皇穹黎庶,均平無九服。顧我齊州產,寧能忘禹域。擊磬一微秩,志屈逃海濱。商客馮馬徒.....more

17/34

西螺柑賦

,海客朝看。垂蜜堪煮,如飴可餐;沁腸雪冷,漱齒冰寒。   昔年呈貢,曾進鸞輿;瓊杯之畔,玉箸之餘。百果紛列,俱言不如;宿醒能卻,薄醉能。九重親試,宵旰之初。   流膏賸馥,甘分蔀屋。渴者懷思,愛者佩.....more

18/34

討蚊檄 

殲旃。或薰以蕭艾。或灼以荊麻。必使絡野籠山。盡付諸烈火一炬。庶幾災厲永除。人人得高枕而臥矣。各宜奮摩拳擦掌之威。以剝膚侵肌之患。毋忽。 中文 TUZ-010504008226 .....more

19/34

修濬龍目井記

。泉之傍,人家環焉,是謂龍目井村;地以井傳也。嗽其流可蠲痾、蘸其華可□,井以泉著也。井分左右,泉脈百道;滉瀁如珠,其味甘洌,殆逾中泠。故舊時騷人逸客、顯宦鉅公,凡涉跡於臺者,莫不迂道停驂,徘徊修竹清.....more

20/34

克己復禮論

。而欲不萌。理寓於事物之中。則以理融心。而欲不擾。堅其心以萬物之誘。靜其心以會天理之通。而心之與理無所移。亦無所離。則嚴氣正性。乃得去私以還於元。試即克己復禮以論之。夫己者人心之私欲。禮者天理之節文.....more

21/34

林爽文之役

,其利斷金。曰福康安,知超謀深;曰海蘭察,勇敢獨任;三月成功,勳揚古今。既靖妖孽,當安民庶。善後事宜,康安是付。定十六條,諸弊故。永奠海疆,光我王度。凡八武成,蒙佑自天,雖今耄耋,敢弛惕乾。如曰七德.....more

22/34

送梁子嘉先生歸粵長歌

,曾見海氛。維時法蘭西,遂為強弩餘。兵氣倏忽消,輻輳紛舟車。先生半隱宦,拓地開菑畬。臺陽富山海,山人亦足魚。先生於山中,永以愛吾廬。誰知浩劫興,割地等商於。欃槍無人掃,千里為邱墟。先生攘袂起,有憤.....more

23/34

子以四教文 

然後賡颺起九功在上古而不歌五色到中天而始尚問風流於泗水孰謂芹藻鸞旂為學校難寬之器然則子有教何必文乎教有四何必以文為先乎而抑知不然明達與魯鈍殊科明達之弊偽而魯鈍之弊愚子之四教有以其偽必有以化其愚也故四.....more

24/34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 

歲月又其道之小者也女也有心儒行為專學而不為專家為高才而不為高藝講求乎性功之奧屏絕乎帖括之途則物欲爾志矣小人之儒雖小道必有可觀而致遠惟恐其泥女亦求為君子儒耳 中文 TUZ-340000023490 .....more

25/34

尊師說

隆。即至王侯公卿。亦莫不以師傅為當尊。長沙本賢明。每見同情於賈誼。膠西雖驕傲。未敢失禮於仲舒。未遇蘇張。嘗傾心於鬼谷。既榮房杜。猶北面於文中。他如賢士大夫師道愈見其尊重。負笈從游。蘇章之殷情可見。衣.....more

26/34

五指山銘

細。憫其蠢生,而容其嵎負。嘗思以禮法馴獸居,以聲音換鳥語,以冠帶膏塗之俗,以趨蹌易裸逐之風。故去年騷動,軼出殺人:雖稍示以斧鉞,而不用其驅除。得以喙息山林,羈縻歲月;乃聖王地載海涵之量,非我兵車馳靷.....more

27/34

茗談

陸羽茶經,亦不合我輩品法。   安溪之茶曰鐵觀音,亦稱上品,然性較寒冷,不可常飲。若合武夷茶泡之,可提其味。   烏龍為北臺名產,味極清芬,色又濃鬱,巨壺大盞,和以白糖,可以暑,可以消積,而不可以入.....more

28/34

埔里社(第十)〔志〕

,(徒)匪〔徒〕無從託跡,地方則可安謚,是其弊者一。臺灣向無土著,多係閩、粵之人。前此地曠人稀,物產豐富,力作經營,皆可謀食;今則生齒日繁,生產乏術,有游民而無恒產,鮮不從為盜賊。若開闢則驅之力田,耕鑿.....more

29/34

風紀維持策

獎之。民生之富厚。可計日而待。風俗之敦樸。可拭目以期。古詩云。但使桑麻都偏野。肯教多露夜深行。斯言最耐人尋味。 一取締小說。以人心迷惑裨官小說。捉影捕風。牛鬼蛇神。無中生有。封神演義。撰神通變化之讕.....more

30/34
上一頁
第 2 頁
共 3 頁
下一頁

袪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