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鑒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男女學生風紀宜肅服裝宜正論

璧。謂此身無可瑕疵。然一染紛華。遂頓忘其素守。而風紀由是墜矣。服裝自此偏矣。即所學亦付諸流水。始為社會所不齒。繼為同人所攻擊。終至退學。流為邪僻而不可挽回。諸青年男女。其亦知所戒乎。夫以今日之男女平.....more

106/201

道德無新舊說

。各強其兵。棄天爵之美善。競物質之文明。皆舍其舊。而新是謀矣。東亞之國。於覆轍。僉謂轉弱為強。反危為安。其道胥不外於維新。故變遷思想。將舉固有之道德。一掃而空之。嗚呼曾不思震旦乾坤。尋常之材藝雖舊.....more

107/201

良臣論

。皆可稱為良臣也。吾願後人論古。當求之跡象之外。原其心與所處之地為何若。庶不負古名臣之精神意氣。亦不負論人者之能古觀今。 中文 TUZ-690000032011 .....more

108/201

文盲說

盲者。多不自知其盲。而徒笑人之盲。目盲者。心多不盲。將反笑不盲者之心盲矣。悲夫。予故為之說。以為文盲者焉。 中文 TUZ-690000032047 .....more

109/201

項羽論

差左右有奸佞之臣。故不聽子胥之諫。卒致養虎而自遺患耳。不知太宰嚭雖奸佞。苟非夫差有婦人之仁。當不至愚昧若此。後之有國者。可以矣。而孰知手可扛鼎力能拔山氣足蓋世之項王。而竟蹈夫差之覆轍。使後世嘆其以婦.....more

110/201

釵合鏡圓

命之罪。自當負荊。惟希有以之。少年又曰吉禮則俟兄服闋。今請先盟定可也。且寒宅不遠。即希順道寵臨。願勿謙退。因亟催卓然同行。生見其情意應摯。不得已並轡而前。途中乃自陳其官閥。則曾姓亮名。字藎臣。其父即.....more

111/201

呂不韋論

豈容我。遂自服毒而亡。此即曾子所謂鳥將死。其鳴哀。人將死。其言善歟。彼世之有智而誤用者。可即呂不韋之末路為殷矣。 中文 TUZ-010112004562 .....more

112/201

地方自治論

。無自治之可言也,蓋地方自治。為補助國家中級行政之美制。與官治有唇齒輔車之關係。是以中西各國。民治之有俾益於國家。除新附野蠻民族之外,皆輔之翼之。與以相當自治之權能。不欲過為限制。吾故曰。民權民治.....more

113/201

益友損友論

念。躍然顯然,無所避咎於朝廷。無所逃罪於天壤,無所卸責於一身。唐之牛李。宋之黨?。明之東林。復社其大也。然吾謂當其偷薄之世宙。於一身家。一社會。必慎其所居處,擇其與交接。家語云,與好人同處。如霧露中.....more

114/201

隋高祖論

過泗上亭長。唐高祖亦北面而稱臣耳。其能取天下取天下而。有曰亡秦隋者,非漢與唐也。秦隋自亡也。詩曰殷不遠。在夏后之世,是以聖人為天下。稽之往哲。考之前事,察治亂之由。循寬猛之宜。仁風德澤。搖蕩浸灌,人.....more

115/201

孝感文徵序

孰廢。前事之。亦古今得失之林也。天之愛象犀珠玉文貝。尚不忍其散處無用。負區區生物之心。而謂天之愛文字。不如其愛象犀珠玉文貝也。不亦顛倒狂惑之甚乎。不然吾邑鴻篇巨製。其散漫而無紀者。何可勝道。考古之儒.....more

116/201

妒賢論

房杜曰。公為僕。射當廣求。賢隨才任。使彼二君一相。亦知賢者之崖岸自高。妒賢者之營私植黨。前車可。歷代昭彰。是以不殫精詳誥誡。剴切直陳也。然亦有賢者自相傾軋。若唐牛李黨。宋洛蜀黨。曾公亮之間韓琦。呂夷.....more

117/201

謝玄淝水之戰論

陳而一退不止。竟不數日為謝玄八萬兵所破。精銳盡失。死者載途。黷武無烈。兵多易敗。有斷然矣。世之掌握軍權。以招兵為事者。於謝玄肥水之戰。亦當廢然思返已。 中文 TUZ-010505008566 .....more

118/201

龍陽易實甫(順鼎)

。耿耿丹哀惟許國,皇天應此精誠。」唐撫去後,臺北非常紊亂,而敵軍在雞籠數日不敢進,有奸民往導之,始來。彼時劉帥若有佈置,全臺尚可為我有也;乃株守臺南,毫無計畫,任各處義民及散軍與敵兵混戰至三閱月之久.....more

119/201

寓齊雅集質諸同好并寄鷺門菽莊社...

。高明鬼屢瞰,金玉疇能守。路隅泣王孫,#冑省誰某。亢志詎輕酬,嗛食祇離咎。伊川慟披髮,飯顆悲露肘。懷傷殷歲臘,如意鮮八九。孰識陸俱沈,焉甘富以苟。養拙悟柔舌,侈德去駢拇。此聊強娛,辨律又窮丑。素節催墜.....more

120/201
上一頁
第 8 頁
共 14 頁
下一頁

鑒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