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鑒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放鷹

于鳥,行止毋孟浪。 中文 TUZ-290000021007 .....more

31/201

啜茗錄

竟索萬金,事遂中止。夫文人著述,費盡心血,或傳或沒,雖由其書之好惡,而亦付託之得人與否。然為人子孫者,能刻先人之書,因為美事;否則,當請名人定,憑藉其力壽之梨棗。若以先人之著述,而欲據以為利,清夜自.....more

32/201

聽籟集序一

益之悲觀何如振筆直書寓懲創之至意我臥松黃先生有于此故不憚晨夕之勞成此新書以引人為善其熱心誠意詎彼趨權附勢之俗子豎儒所得望其肩背此書一出有益于人心世道豈淺鮮哉集千古之懿行格言成一家之鴻篇巨典吾子黃君實.....more

33/201

齊桓公論           ...

焉。何也。桓固當立。而殺子糾以絕爭立之禍萌。其事亦殊無可置喙。然吾觀弟兄讓國。如□之季札。周之太伯。孤竹之伯夷叔齊等。謂非當立而讓。善全天倫之大義。而為後人可可法。不可埋沒其精誠。而且大可表白於天下.....more

34/201

穎考叔論

。況子都與有夙怨乎。是以怨毒彌深。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雖曰子都無禮。亦由考叔自惹其殃也。畢世好修。世共稱道。一時剛愎。禍及隕身。此萬世好勇者。所當引為戒也。雖然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棄干城之將。考叔雖好.....more

35/201

九月初七日午下四點三十二分

元則指此為赤鼻山。謂火燒赤壁。在漢江夏陽。清高宗輯通。參考戰跡。以在嘉魚者為合。而元明各家。及聖祖欽定綱。又悉從江夏之赤壁。蓋江漢間五赤壁。黃州、嘉魚、江夏、漢陽、漢川。皆有燒痕之山岡也。過赤壁而.....more

36/201

病中呈謝四先生

,矯捷追麇麚。此後願自愛,腳力何自誇。竹兜以代步,請此溪涯。投詩永為好,聊用比木瓜。 中文 TUZ-010205008216 .....more

37/201

讀過秦論書後

。詳明剴切。千古不磨。竊嘆賈生。才本王佐。志切救時。以漢承秦後。為日未久。秦之敝政。尚多沿襲。故不惜危言高論。歷揭亡秦之惡。欲使人主懲秦之所由亡。引為車。以更秦法而立漢法。當是時孝文皇帝。恭儉愛民.....more

38/201

祭三弟文

耶兄於此十年間始則哭妻繼則哭孫繼又哭子去年且哭老母今也無端又哭三弟淚如潭水亦應為乾況訣別之際連聲呼兄腹裡肝腸能不寸斷嗚呼三弟已矣悲夫痛哉今當永別餞弟杯酒弟如有知其兄忱 中文 TUZ.....more

39/201

《玉臺集》選漢魏詩殊精

寄鶴齋詩話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文字檔 出版品發行日期:1970 文字 梁子嘉 洪炎秋 《玉臺集》選漢魏詩殊精 臺灣文藝叢誌 臺灣文藝叢誌 內文:《玉臺集》選漢魏詩殊精,乃至晉人,如楊方、玉.....more

40/201

九八、臺南廟宇之楹聯

為冥冥中若有臨之者。乃知神道設教,專治愚頑;民智未齊,尚不足語於無鬼之論也。 中文 TUZ-200000012940 .....more

41/201

右哀祭

雅堂先生集外集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文字檔 出版品發行日期:1976 文字 雅棠 鄭喜夫 右哀祭 臺灣文藝叢誌 臺灣文藝叢誌 內文:振樑仁兄大:   前在西安,曾接手書,甚慰!   此次入陝.....more

42/201

右哀祭

雅堂先生集外集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文字檔 出版品發行日期:1976 文字 雅棠 鄭喜夫 右哀祭 臺灣文藝叢誌 臺灣文藝叢誌 內文:振樑仁兄大:   索居滬濱,久琉箋候,比諗起居多勝。   弟.....more

43/201

白子澄巡臺唱和

和〉五言佳句「問花狂雨後,扶樹暴風前」。開東和云:「能誰車後,我愧箸籌前。」又五律〈?儒術〉云:「心隨天海闊,道與古今長。」開東和云:「戰功雖我後,治世究誰長。」皆警句也。 中文 TUZ.....more

44/201

與邱菽園

茂倫淵以廣識,海內名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何快如之!   翹首天南,惠我好音! 中文 TUZ-420000031730 .....more

45/201
上一頁
第 3 頁
共 14 頁
下一頁
下十頁

鑒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