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鑑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禹王廟在溪畔山麓

圭,高大堂皇,左右塑佐禹治水十神將亦偉,而無標名,余為考《岳瀆經》、《真仙》,一曰蒼水使者,二曰玄夷,三曰庚辰,四曰童律,五曰巨靈,六曰大翳,七曰黃麾,八 曰虞余,九曰狂章,十曰烏木田,聊為補之于此.....more

196/289

鳴鼓集二集序

人不樂預聞也竊嘆前代毀佛戮僧當佛教極盛時代君非始皇何以若是慘酷無人理也其實當時僧人良莠不齊驕奢淫佚肆志橫行目無法紀罪跡昭彰玉石俱禁即如數年前西來庵事件齋友亦藉迷信在內為非敝社有及此命題野禿偷香效生公.....more

197/289

舟行又七里

御批通輯覽取之。以為在今嘉魚縣西北江濱。且引水經注云。江水東逕赤壁山北。即此。余按之。皆失實。無論曹軍在此。近於吳之散地。不能扼要。即以地論。嘉魚赤壁。實在縣南七十里。非縣西北也。水經注之赤壁.....more

198/289

附錄 槱兒遊北海筆記(中南海不...

,兩道夾抱而合者,為閱古樓,五楹朱柱,中立一柱為螺旋之梯,四壁嵌石碑四百餘方,寬長皆同,內監恒搨以專利,所謂三希堂帖也,樓後有煙雲畫態亭,稍北為畝室,此瓊島之西一路也,由閱古樓轉而東,有亭曰邀山,又.....more

199/289

人才培養策

用者。而補習之。如尺牘四書古文史等書。因人而施。講解詳明。庶漢學不致消沉。而人才亦不致屈抑。誠培養之至要也。 一宜購書籍以廣人見識也。中國之書。汗牛充棟。凡史諸子百家。惟富厚者能備置之。若寒素之士.....more

200/289

臺灣通史自序

防。興土宜。勵教育。綱舉目張。百事俱作。而臺灣之氣象一新矣。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more

201/289

德國史略

以柄。任一人之所欲為。而無分朕與國家方可。以故日耳曼人欲除此弊害。不得不犧牲民命。以鐵血購國家自由。(謂主權離君主而獨立而人民得參預政事所謂立憲制度是)前車可。決不使再蹈古代專制之覆轍。最可憐者。日.....more

202/289

陳君懷澄令堂吳太夫人六秩壽敘

子之賢。似乎生而知之。而尚俟孟母之三徙其居。斷機以教。況賢不及孟子者乎。世所稱柳母和丸。歐母書荻。洵足為母教楷模。婦人龜。而繼此者希有所聞。豈今人不若古人耶。抑雖有其人。而傳之少。故弗彰于世耶。鹿津.....more

203/289

漢文價值論

美德法也。觀其視聽言動。則異乎今之英美德法也。噫異矣。西人知其禍之烈也。故屢唱支那保全。非厚愛漢族也。亦非勢均力敵。壤地相接。因而啟戰爭之端也。誠以綿繡山河。一旦入我版圖。少留人則不足用。多留人於歷.....more

204/289

益友損友論

。資藉必深。將有直諒多聞之一日也。損友為損此時縱便僻善柔便佞,而前車既覆。後車當。將有去便僻善柔便佞之一時也。然則如何而以益為益,以損為損乎。曰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吾心之靈。莫不有知。觀水有術。必觀.....more

205/289

確立的青年

。大功與盛名。豈為不能確立一自已。不能堅持一自己者之物。豈為無正路之識。無堪耐之氣力者之物哉。能排除惡風。磨光良能。化難為易。由險進夷。確立的青年者。是真個男兒。是真個大丈夫。是真個時代的人物。噫時潮.....more

206/289

妒賢論

北門鎖鑰矣。乃澶淵之役。準諫真宗親督將士。厥後王欽若孤注之喻。而準遂不免貶絀遠竄。是故孔子曰浸潤之?。膚受之愬。不行焉。可為明也己矣。有國者其可不三復斯言。高懸藻。使群下各盡其才。和衷共濟。奠國家於.....more

207/289

偽善論

莊乎善之行。滔滔皆是。幾炫庸人之耳目。而不覺其是非。使不明辨其為真為偽。別而大書特書。則凡慕名於善。而混淆乎善者。相習成風。伊於胡底。安望見善則遷。為善相勸。而去偽存識哉。安望樂善不倦。善與人同。而.....more

208/289

文字與國家之關係論

。不如商之多。而享國反久于商者數百載。間嘗求之詩書。而知商周之文字不同。而商周之世所以異也。雖然商周之文字。載在詩書。足為千古龜。似無容擬議於其間矣。然詩之寬和柔緩。書之委曲繁重者。悉皆周之文字也。至.....more

209/289

烹狗論

。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讀史至此。為之掩卷躊躇。以為范氏此言。為勾踐發。餘似不盡然。讀淮陰傳。見韓臨形時。又誦此言。以為不幸遇漢高。故有此事。餘必不盡然。及閱盡綱。則見功成狗烹十八九。保全.....more

210/289

鑑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