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贖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敬題節母陳太孺人壽像

,桃蹊話芳躅。因君家慶圖,一言聊自。 中文 TUZ-380000020393 .....more

16/77

詠史

。 漢家雜霸師湯武,堯舜當時必不然。至竟聖君賢相出,愛民雖有沒民權。 文姬璧陷胡身,此舉曹瞞頗可人。淒絕烏孫還尚主,我家嫁我淚沾巾。 我老穹廬寧屈膝,停官骨鯁一王權。石郎臣虜為天子,蹈海無人繼魯連。 中.....more

17/77

五月十三日,提督軍門固勇巴圖魯...

。洪道亦遣候補縣凌定國等官,由海道運餉接濟,並將鹽課釐金充兵費。曾鎮又以書招城內生員陳玉崑、陳鍾麒、潘知等內叛,後賊偵知,潘知一家被戮,陳玉崑叔侄以金二千罪。     吳立軒曰:彰化大約有二種人焉.....more

18/77

拺中大風雨歌

淚前致辭。乞減半租救饘粥。里胥下狀來催租。悉賦輸將不足。輸官不足還賣田。稻田雖廢硯田。舌耕筆耒幾多年。歲歲陰陽無愆伏。滿城風雨供書。有田不如無田樂。 中文 TUZ-010507009387 .....more

19/77

遊白沙莊遇故人話時事有感

逆亂,官軍來建?。險要負山隅,形勢恃路仄。累次遭兵鋒,營壘堅如壁。眾志共成城,百戰難攻克。客歲奸民變,圍城遽潛跡。大帥赫然怒,追戡小醜馘。居民鳥獸散,驚心而動魄。罪議輸金,抽釐等逋索。滄桑疊變遷,形.....more

20/77

暴風悲

哭同一聲,天心不為轉。?思十年來,無年無水旱。風雨既驕橫,徵歛尤怪誕。即如今夏期,役夫徵更悍。沿門驅壯丁,百無由免。占鬮立刻行,一路同編管。農務迫眉睫,驅去不容喘。亦有謀脫役,中人多破產。全臺百萬家.....more

21/77

既大敗

從間道以出劫,或擄導倭村人以勒。獲日兵,或鑿其一目放還,其猖獗如此。 中文 TUZ-450000023190 .....more

22/77

自光緒七年來

聲言即遣兵巡視越境驅逐劉團,鴻章隱之。總署以聞,廷諭申斥鴻章。駐京法使復以「簡明條約」法文與漢文語意不符來詰,廷諭復責李鴻章辦理含混,著再籌備自;復命錫珍、吳大澂等會同鴻章妥籌法約。命前敵各軍嚴防.....more

23/77

技擊餘聞

中。船上張自麾。請以金。張不可曰。吾不欲仇人金也。殺之而烹其尸。蠻俗也。若李成者。果稍加以學問。寧為此野蠻之事。惜乎。李公能成其功名。而不能成其品格也。 中文 TUZ-020103003212 .....more

24/77

侯官張幼亦太守秉銓

金不共遼東,樞部分明近寡恩』。 中文 TUZ-180000017548 .....more

25/77

姜紹祖之進也

敵軍。敵始棄所追,集兵來圍之。紹祖欲出戰,而義民中有膽怯者阻之。相距至夕,槍彈盡,敵軍齊入,紹祖與七十餘人皆被擒。敵軍不知誰為首,殺二十人,餘囚之,而紹祖自絕死,或謂出者訛也。   徐驤率百人,從北.....more

26/77

當丙申、丁酉之交

。日軍到輒散,去輒聚,勦殺則不懼,招誘則不信,治之無術,日本政府遂有退還臺灣之意。清廷方拮据籌償遼東,無力更臺灣。臺灣富紳林維源,清時頻助軍需,賜部郎,後兼授幫辦大臣,避地居廈門。清舉人施菼字悅秋,有.....more

27/77

穎考叔論

。而以後譽穎考叔純忠也。愛其君施及瑕叔盈者無人也。正謂其能舍肉而不能舍車。其孝己有時而或匱矣。即能舍身何足焉。謂其能化莊公而不能化子都。其類又有時而不錫矣。即能化叔穎何足取焉。循名核實之下。益無以解.....more

28/77

李陵降匈奴論  

,則雖敗猶榮。雖死猶生。豈非大丈夫之壯事乎。乃當勢窮力竭之會,自嘆無以報陛下。俯首遂降。不思膝一屈不可復伸,失一節不可復全。雖有果敢殺敵之功。庸足其罪乎,則試為歷舉其狀,其孤軍深入。是為無智。臨難不死.....more

29/77

李陵降匈奴論  

時也。義所當死。而竟不死,是偷生忍辱。失節敗名,千古貳臣之罪跡。難逃筆削之誅也。雖平時有國士之風,而戰績足多。究不足以一降之罪。譬如貞婦白頭失守。一生之清苦皆非矣。彼司馬遷曲為白冤。謂欲得其當以報漢.....more

30/77
上一頁
第 2 頁
共 6 頁
下一頁

贖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