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讀@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紀蕭瑞芳

兵二人,伴蕭兵一人。酒數巡,黎觀察入內更衣,換衣冠而出,飭從人撤筵;立堂中,顧瑞芳曰:『有詔,請蕭大人跪接』!瑞芳拜舞俯伏。詔云:『蘇阿成即蕭瑞芳,著該道拏究正身,就地正法』!宣已,瑞芳縱身躍起,忿.....more

1906/1952

五月初七日(西曆五月二十九日)

?臺上大?打入舟中,死傷十餘人。德船愛魯易將弁開回打?臺,銃斃者七、八人,唐帥始得飛渡。是日民間騷動,被勇匪搶掠者約一百餘萬元。臺北人爭渡內地者不下數千。     論曰:唐公「請纓日記」,公雖翰林.....more

1907/1952

尋同安祖墳始末記

有以致之也。爰即事而為之記。 評曰:予吳君此記,愈動人追遠之思也。考其曾祖於乾隆年間渡臺,已歷百餘年矣。親族既鮮東渡,春秋佳節,欲展拜先墳而何從?碧海茫茫,關山難越,吳君因赴秋闈,後買舟渡廈;曾遇颱.....more

1908/1952

九月二十日九點四十分

四年甲辰。知縣馬恕原名懿費至七百萬錢。前此丁亥與參將徐炳堂倡修。又先費三百五十萬。二次共修正殿拜殿二殿正殿執圭。此戎裝。二侍同。像一丈餘。三殿中殿春秋。東室臥像。西室秉燭。啟聖祠。五虎殿。張侯殿。廣.....more

1909/1952

過泗水橋

,橋下今為平地,不似洙水橋可通水,路盡處又有一節孝坊,時車趨曲阜,不及辨為孔氏何屬,在聖林中欲求古碑一,則自宋以上即剝落無字,無論漢魏,孔林外之西南有土阜,稱魯公望父臺,為伯禽封魯望周公故址,日已暮.....more

1910/1952

就泉州實行搗毀各廟佛像而言

。又曰。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一書。與大學中庸之說政治哲理性理。洗鍊組織。彷彿相似。實養之寶卷。學者之金經。此經卷。日本淳仁天皇。寶治二年八月。敕天下誦之。足見此經之價值矣。佛.....more

1911/1952

先伯祖剛愍公家傳

職騎都慰伯祖事蹟具載清史凡茲所存百不逮一然詳其所略而略其所詳正欲使百世後昆之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因以悟英雄多起於艱難而忠孝必根乎天性也 中文 TUZ-380000020765 .....more

1912/1952

求聯甲成效說

易出,吾以大義勸之耳,且夫賢者不樂催科,未有不樂撫字者,賢者不願治盜,未有不願教化者,竊謂彰化當施德教以保民性,為月吉之告,為邦法之,宣諭聖訓而勸戒民,然官既鮮暇日,而地亦難遍周,竊謂即寓於保甲局中.....more

1913/1952

藝文志

黃敬撰。   周易管窺四卷:淡水楊克彰撰。   史劄記二十四卷、竹里館詩文集:淡水彭培桂撰。   鳧湖居筆記四卷、傍榕小築詩文集四卷:淡水彭廷選撰。   新竹採訪冊十二卷、十癖齋詩文集:新竹陳朝龍撰.....more

1914/1952

列傳五

自同安來臺,居於今臺南府治檨子林,數遷至竹塹。祖紹賢,墾田習賈,復辦全臺鹽務,富冠一鄉。有子七,長祥瑞,生占梅,早卒;季父祥雲撫之。占梅少萱異,書知禮,無紈氣。進士黃驤雲奇之,妻以女。年十一,挈遊.....more

1915/1952

列傳七

其德。卒年四十有九。  李春生   李春生,福建廈門人。少入鄉塾,家貧不能卒業,改習經紀。年十五,隨父入耶蘇 教,信道甚篤。遂學英語,為英人役。間報紙,因得以知外國大勢。同治四年來臺,為淡水寶順洋行.....more

1916/1952

臺灣詩社記

,而後人之賢不肖也。   夫清代以科舉取士,士之詩書而掇科第者,大都侵淫於制藝試帖。母音墜地,大雅淪亡,二三俊秀,始以詩鳴。摛藻揚芬,獨吟寡偶,亦僅寫海國之風光,寄滄洲之逸興,未有詩社之設也。   光.....more

1917/1952

人才培養策

家雖有才學子弟。而為家計之累。往往半途而廢。未若刻苦自勵。螢窗雪案之有志者。事竟成也。夫古之書。雖負薪扣角。亦得為之。不必藉孔方兄之力。今則不然。自小學以至大學。非阿堵物不能濟事。時勢懸殊。可恨亦可.....more

1918/1952

天山賦並序

雞卵)洵天乙之遺澤。(河圖數天乙生水)實滕六之豊功。(滕六雪神漢書蕭至忠傳滕六降雪)故能載物夥夠。(遘魏都賦繁富夥夠)多生亭毒。(毒育老子亭之育之)動植飛潛。靡不並育。紀其所見與所聞。已難屈指而更僕.....more

1919/1952

漢學起衰論

間。人民無日不在烽煙擾攘之內。亦何暇誦詩書。講藝論道。是以歷代漸積之文學。至此極其廢墜。殆將中絕。雖有欲起而無可起者。此誠漢學黑暗之時代。豈特一衰也哉。然有大廢者。亦必有大興。及藝祖有天下。鑒於五季.....more

1920/1952

讀@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