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讀@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施節母陳穆貞孺人墓志銘

。   方其衛燕孤棲,蜀鵑夜泣:家無?石,磨十指而如槌;室有籧篨,分雙頭以作帛。篝燈之下,伴兒書;鍼紝之旁,呼女?黹。雖齏將成粉,矮?之蔾藿不充;而淚且作糜,高堂之瀡?修無缺。蓋三十三冬風雨,靡有二.....more

1876/1952

擬作劉彥和文心雕龍序

。   當其時騷壇事盛,文選樓開,秉風人之政,尺璧必收;操月旦之評,零金亦采。舍人以生與同時,故文不見錄,然而集滄海散珠,不可無曲穿之線;琢崑山片玉,何能無利切之刀,則將選中之鉅篇,正宜資文心為明鏡,一則別.....more

1877/1952

吏治議下

矣。吾之一身,一方之人不能窺覷,一室近習之人能窺覷也,吾之一身,一方之人不能轉移,一室近習之人能轉移也。轉公而為私,轉廉而為貪,吾之一身遂有不能自主者,此當堅吾一心也。人生書,誰無忠愛,而錙銖計較.....more

1878/1952

歐折入亞說

亞。蓋其兆有由徵矣:俄羅斯自二百年前即遣世子入亞書,今其國且建孔聖廟矣;英吉利自四十年前即繙譯「九經」以歸於國都,德意志自二十年前,其博士亦抱經書以藏於學校,即米利堅志士亦早有悅服聖經而歸以傳述者.....more

1879/1952

書李翁事

彈諸庶務。亂平,曾軍門玉明獎賞翁以六品頂戴,並獎賞翁兄宗勤七品頂戴。翁幼名安,二十餘歲,娶謝氏甚淑,夫婦數十年無間言。好子弟書,至斥自己吸煙具餉師。翁早歲以貿布為業,晚乃業賣籠燈。方翁之赴二十四村難.....more

1880/1952

列傳三

然為一方之豪矣。焯猷固書,念淡水文風未啟,鄉里子弟無可就傅,二十八年,自設義塾,名曰「明志」,捐置水田八十甲餘,以其所入供膏火,又延名師教之,肄業者常數十人。淡水同知胡邦翰聞其事,詳請改為書院。總督.....more

1881/1952

列傳三

以報我先民之德也。   吳鳳,諸羅打貓東堡番仔潭莊人,今隸雲林,字元輝。少書,知大義,以任俠聞里中。康熙中,諸番內附,守土官募識番語者為通事。鳳素知番情,又勇敢,諸番畏之。五十一年,為阿里山通事。阿.....more

1882/1952

茗談

書金沙寺中,春給使之暇,倣老僧心匠,亦陶土搏坯,指紋隱起可按。今傳世者栗色闇闇,如古金鐵,敦龐周正,允稱神明垂則矣。   又曰:頤山名仕,字克學,正德甲戌進士,以提學副使擢四川參政。供春.....more

1883/1952

周代石鼓記

以今文之如左:    我車既工,我馬既同。我車既好,我馬既阜。君子員員,獵獵其斿。鹿鹿速速,君子之求(甲)。    廓猷合道,允熾維宣。天子謂公徒 ,我以其囿。簡徒徇眾,除道具駕。驅我馭其亞,.....more

1884/1952

人才培養策

之廢漢文。原為時間短少。雖教亦未甚得力。非漢文之有防害。亦非禁私塾之不許設。且私塾早晚教授之時間。與公學校原不衝突。誠能各處設立私塾。為未及年者家庭之教育。且可為公校不能收容者之後援。矧漢文以為基礎.....more

1885/1952

崇文社文集序

實實而虛文義怪怪奇奇虛無黨人由倒君權而進民權由進民權而求人權公產之文均產之文共產之文雖海澨山陬宣傳幾遍令一部新人聞風興奮其文句得其皮毛遂唱非孝遂唱戀愛自由聚蚊成雷喪心弗恤不知主張非孝與主張絕種無殊蓋.....more

1886/1952

崇文社文集卷一 / 賭博弊害論

。 能透發賭博中之弊害議論警切筆氣清剛未易多得 篇中十害堪為賭徒作棒喝是為有光世道之文 陳景初拜 中文 TUZ-510101030607 .....more

1887/1952

維持漢學策

諷誦。亦未始非蒙泉之賴以發生也。何意併其文而欲廢之。是廢道統也。國無道。何以立。人無道。何以存。是不可不急起而維持之。俾之罔有或替焉。顧或 者謂漢學之維持難矣。當此運會所趨。惟以各國語言文字為最。故.....more

1888/1952

女子教育論

居為美談。其破壞此美風者。尤多出於婦女子。至若稱為女人四德之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則東未嘗夢見。內則一篇。班昭七誡。閨門之內。誰復取而教之。誰復取而之。己則不受。何足為相夫教子之人。此又女子德育之不可或.....more

1889/1952

孝子蕭明燦侯瑞珍吳拔英合傳

事死事生之禮。每遇朔望。則省視墳墓。雖有緊急事務。狂風暴雨。亦必躬親。蓋其天性使然。其對於父也。罔不盡子道。父有疾。旦不食。夜不寢。醫藥親嘗。不敢苟且造次。行年七十餘。嘗朗詩書古文。以怡其情。繼母生.....more

1890/1952

讀@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