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讀@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澎湖為海中群島

台灣詩乘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文字檔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2 文字 雅堂 連橫 澎湖為海中群島 臺灣文藝叢誌 臺灣文藝叢誌 內文:澎湖為海中群島,地瘠民貧,故其人習儉耐勞,頗有唐魏遺風。余陳.....more

1726/1952

道光十二年

]急賑歌上之,一見傾心,賦詩以答。翌年督學臺陽,遂膺首選。香祖名廷蘭,雙頭鄉人,後以進士官至江西知府,事載「通史」列傳。今錄其[請]急賑歌於後: 『昔寶儉箴,貴粟賤金帛。昔聞袁道宗,蠲賑上六策。又聞.....more

1727/1952

戴潮春之役

」。而山陬海澨,忠義之士,身死而名不彰者,不知其幾何人。近伯康之集,見有殉難三烈詩,足補吾書之闕,急為錄入。 其一,永春生員廖秉鈞,在林圮埔佐陳、林諸豪傑起義,軍敗被執,不屈而死。詩曰:『倉皇書記孰.....more

1728/1952

自序(一)

不能知其義,其難一也。臺語謂鴨雄為鴨形,「詩」「無羊篇」:雄于陵反,與蒸、競、崩同韻。又「正月篇」:雄與陵、懲同韻。復如查甫之呼查晡、大家之呼大姑,非明古韻之轉變,則不能其音,其難二也。臺語謂無曰.....more

1729/1952

騷壇紀事

人士組織銘德會;開立文庫,購置新舊書籍-又「臺灣通史」以供眾覽,其事甚善!我臺文風,今已式微;挽救之策,唯在書。各地人士,如能熱心提倡以?發鄉中之文化,山陬海澨之區,其進步之速當不遜於都會也。 月曜.....more

1730/1952

騷壇紀事

託連雅棠氏評選,題為「春興」七律(不限韻)。該社雖僻處山陬,未能互通聲氣;然莘莘學子,苟能取古來名家之詩而之,以經史立其基、以山水養其趣,毋求速達、毋拾陳言,則其造就當未可限量,豈以荒僻而自囿哉.....more

1731/1952

臺語考釋

一也。臺語謂鴨雄曰鴨形,詩無羊篇雄#于陵反,與蒸、競、崩同#,又正月篇雄與陵、懲同#;復如查甫之呼查晡、大家之呼大姑,非明古#之轉變,則不能其音,其難二也。臺語謂無曰毛,出於河朔;謂戲曰婬,出於沅水.....more

1732/1952

十五日上午九時

言日日新,康誥言作新民,無非欲使人格考窮理,使德業富有日新也。爾等皆博學之士,歸去當教迪後進,庶無負督憲表揚文之意。畢,臺北廳總代李秉鈞、臺中總代莊士勳、臺南總代蔡國琳、宜蘭總代李望洋高誦答詞而退.....more

1733/1952

八月十五日,偽大元帥林日成會眾...

婦人,呼曰南嫂,喜而罵曰,賊何不早死?晟聞而殺之。   按拾字紙婦,不知何許人也。不知其姓氏。予髻齡時,在塾書,見其右手握鐵鉗,左手持字紙包,年五十餘。其夫名南,人呼曰南嫂。夫婦皆拾字紙為業。其營生.....more

1734/1952

七月十九日,偽千帥林日成率偽鎮...

社甘為焚燒而不顧。陳耀乃紈之子,平日不好書,只執銃打鳥、試劍為戲,人以其輕俏,群呼為「跳走耀」。至其臨事變、遇仇敵,先時能修葺竹圍,環開濠溝,積聚糧米鉛藥,夜間督勇守禦,達旦不寐,及其力戰不支,又.....more

1735/1952

孔教論

之儀;晉有郤缺之妻,能行如賓之禮。姤卦之辭,正位乎內外;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悉皆由禮而行,待以敵禮,非言男女平權乎!彼鑽穴相窺,踰牆相從者,孔教所弗道也。不見道千乘之國,首言節財之流;大學終篇,亦.....more

1736/1952

孫武吳起論

死後能使人捕刺客,同其急智。可知二子平日為將,審機觀變,料敵如神,宜乎兵家祖之,何必論其行事之短長,與書之優劣哉! 評曰:議論如剝蕉抽繭,後幅以百里奚比孫武,以蘇秦比吳起,尤見精確。(洪以倫拜) 中.....more

1737/1952

清國不宜中立論

史者所由,廢書三嘆也。今俄之暴橫,不減於虎狼之秦,而清國之有東三省,猶六國之有韓魏也。清國苟有鑒於此,必聯我帝國,乘此百戰百勝之時,合力以驅逐俄人,使之片甲不回,而後東三省之藩籬,不至盡.....more

1738/1952

運動會記

,是謂拾囊寶也。 競技既終,各領賞品,雍容揖讓而退,在場者咸嘆觀止矣。雖有他技,不敢復請矣。嘗論語云「射以觀德,其爭也君子」,實為運動會之蒿矢,況勇與智仁為三達德,雖聖門亦重體育也。然則體操之事,豈.....more

1739/1952

吳潤翁司馬暨林宜人五旬晉一雙壽...

耋,始足傳為盛事,侈為美談也。如林宜人者,係潤翁之嫡配也。派衍西河,家傳雙桂,令尊則名標虎榜,季弟亦品軼雞群。詠絮才高,堪追?於道韞;嗜書志切,恆企慕夫大家。助夫子以成名,雞窗待旦,勗兒曹以誦,熊膽.....more

1740/1952

讀@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