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藹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先嚴詩集發刊謹敘

可親。凡鄉黨有爭訟者。多賴其調停息事。而且對於地方公益。多所貢獻。謂有此美德。不可無以旌表之云云。諸同人遂出為發起。組織遺德刊行會事務所於臺中。蒐集先人生平之履歷及言行。至昭和十三年[1.....more

31/41

耀亭同硯小傳

耳。然在四五十年前,交通未便,不易相聞問也。歲癸己,為明治二十六年,前清學使顧鼎臣觀察臨試臺灣府生童時,因友人介紹始相識於試院門外。一見溫厚之貌,殊覺然可親。既進場,席適相接。點名未畢,試題未見。偷.....more

32/41

弔辭

。而惟伈伈泯泯饑食飽眠,無所事事。則縱壽至百年,猶安足齒數。若夫言可信於官民,行可式乎閭里。其人身雖已歿,而名則永垂於無窮。如吾宗耀亭先生者斯足以當之矣 哀惟 先生賦性溫厚,生平未嘗有疾聲厲色。望之然.....more

33/41

說羊

羊避兵。亡羊補牢。慎無二失。問羊先狗。價可類推。市不飲羊。禁其貪得。降必牽羊。表其柔順。大夫無故不殺羊。是以義取於祥。今來值歲。勿論根於兌。化於石。氤氳瑞。溢乎南離。忽而見成鬚眉之士。頭角崢嶸。其為.....more

34/41

林守拙翁松月書室吟草序

馬知途。為之?述數言。俾後生者。讀其詩如見其人。顧其為人也。謙卑自牧。周旋晉接。和堪親。其為詩也。匠心獨運。扢雅揚風。清新可愛。如是。則守拙翁之靈魂雖歸天府。而生平之心血與精神。猶昭昭在人耳目間。謂.....more

35/41

弔辭

儉朴,不尚奢華。治家遵遺訓,耕讀兩端。待人和,遜讓謙卑。處事公平,期於有濟一經。承諾言出必行,對一般社會極其圓滿。歷任各要職,上下悉融和。而令聞聲譽,為官民共景仰。是以去年值東京御苑開觀菊大會,當局.....more

36/41

天津女學為全國冠

浮文,畢業之士多晉學歐美,人才之藪澤也。範蓀道德文章,為國人所欽式,丰儀晉接,亦然可親。時適午餐,留諸人共飯,饅頭蔬饌,環坐而食,猶是儒家風味也。 模範小學卓然可觀,其教育以尚武為主,智慧副之。故童.....more

37/41

臣事君以忠 

且平一種浩然之氣滂沛筆下一種然之情流湓行間是謝疊山卻聘書文文山正氣歌一直寫來無數層折自關氣盛)至於當無事之秋居末僚之職位不過一官能不過一邑則惟本小心以將事秉素心以對君公爾忘私國爾忘家不為身謀不為已計.....more

38/41

家庭教育論

。則知事上。教以徐行疾行。則知敬長。少有退讓之風。長即無凌厲之氣。此教悌宜亟也。一曰忠。居於心者不可見。而無不可於行見之。行之而心無愧焉。則顏色然。行之而心無慊焉。則眸子瞭然。因其愧慊而懲戒焉。則行.....more

39/41

自由誤

揚而悲惻。學生之談話頓寂。一闋既竟。眾咸麇集於李畹香之室。畹香素和。循循善誘。學生至稱之為教員之蜜。睹學生至。欠身歡迎。眾曰。吾儕書囊革履。終日勞勞。為求自由而來。而先生乃歌自由誤之歌。自由豈真誤先.....more

40/41

連雅堂先生家傳

川者,編而次之,名曰臺灣詩乘,凡六卷。是書之成,沈太夫人與有力焉。陳士先生近讀其稿,為題四詩,其一曰:    『難得知書有細君,十年相伴助文情。從來修史無茲福,半臂虛誇宋子京』。   先生作史時,蒐.....more

41/41
上一頁
第 3 頁
共 3 頁

藹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