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艦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漢口地臨大江

鄂,任戰時總指揮;清廷亦派蔭昌來伐,輔以隊,疊戰數晝夜,民軍日振,江浙湘粵相繼起兵。清廷復以馮國璋為總司令,起袁世凱為兩湖總督!國璋既至,縱火毀漢口,奪漢陽,以砲擊武昌,城危矣!眾議棄,元洪不可,振.....more

106/170

臺灣四面皆海

為辭。巡撫命待命,月給薪米銀三十兩,將調北洋巡洋再探,而荏苒數年,竟無消息。或曰:「是嶼也,宋時楊五使居之,故名。」或曰:「是八重山群島之一也。」嶼旁有長北沙嶼者,小二三倍,略具臥馬之形,至者尤少.....more

107/170

水經注有長風山長風口

設戍。今廢。由磯而南。東流縣香水注江。曰香口。自十一點至十二點 三十分。東岸長山不斷。西岸無山。少頃十二點五十分。見西岸邑聚甚麗。蓋為華陽鎮。已過望江雷港矣。江上有洲。江至此甚深。巨忽震蕩。上下不定.....more

108/170

帝京篇

不可名,海若山靈為拱護。控制寰中朝四夷,隆隆王氣曾幾時。校獵猶存驃騎部,宿?猶用陰山兒。猶憶將軍踰雪嶺,猶聞戈下昆池。豈道盛衰爭一瞬,周遊無復穆王駿。穆王一去崑崙邱,昭王不復漢水舟。九鼎重輕得輕問.....more

109/170

軍師八首

鵰鶚嶺,旌旗近失鳳凰山。始知上陣非驍將,十萬兵戈等草菅。 戰艟艟四海封,久排鐵鎖待蛟龍。降旛氣盡劉公島,積甲罪高梁父峰。旅順城空南北峙,遼陽險斷往來衝。國家帑藏傾千億,擲與洪爐作汞鎔。 為判將丁汝昌.....more

110/170

紀遊雞籠

壘一隅,蕭蕭蘆荻;聊當豐碑千古,黯黯莓苔。徘徊四顧,流峙當前;山環三面,海出其北。人煙千戶,在嶺之下。西式之樓,嶕嶢於闤闠;東人之,闐噎於洪濤。夕陽銜海,煙暈冪空;誰賣盧蘢之塞,竟捐越雋之河!嗟乎.....more

111/170

獨立紀

,以勞臨時之備,此則微臣之所不敢出者也』。   二月十九日,日本聯合隊司令長官海軍中將伊東祐亨率兵七艘、運船五艘,破浪而來。陸軍大佐比志島義輝亦率步兵三千,自佐世保而南,至澎湖。二十七日早,以第一.....more

112/170

疆域志

旁為旗後,各國互市之口也。港內水深,可泊巨。又旁二十里為東港,亦商船互市之口也。小琉球嶼在治之南六十里,與東港對峙,屹立海中,一葦可杭,周圍約二十里,耕漁並耦,境絕清邃。下淡水溪為臺灣大川,源自內山.....more

113/170

列傳八

。臺灣詩學為之一興。   光緒二十年,朝鮮事起,沿海籌防,景崧署巡撫。二十一年春三月,日軍破澎湖,北洋亦師熸降,議割臺灣以和。時臺灣舉人會試在北京,上書都察院,請止。不聽。紳士亦群謀挽救,逢甲為首,函.....more

114/170

紀五使嶼

南通俟之久,乃自駕往,數日不能得,以浪大船小為解。巡撫命待命,月給薪米銀三十兩。將調北洋兵再往。而荏苒數年,竟無消息。   或曰:是嶼也,宋時楊五使居之,故名。或曰:是八重山群島之一。嶼旁有長北沙嶼.....more

115/170

八月十七日(西曆十月五日)

鶴唳,草木皆兵。日本吉野又泊安平港外,內外交困。至二十六日,劉託英將講和。或謂日軍賠劉餉項四十萬,或謂日軍不許。劉見事勢已孤,假藉出安平點兵,爰僱德載逃廈門;日船追至廈門港口,搜尋不獲,始免(按初.....more

116/170

列傳五

名,不敷布置。璈分為五路,自統一軍,有事相策應。稟請總督駐臺,居中調度;不從。又請奏簡知兵大員督辦,以一事權。於是命署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率所部駐臺北。十年春三月,法窺臺灣。四月,璈又上書督撫 ,略曰.....more

117/170

石油問題

。為蒸氣罐之燃料。車。船。軍等均用之。所謂內燃機關者也。(註三)此外如金屬製煉用。燃料。玻璃製造用燃料。及材木防腐用劑等。均用此重油。此次大戰。在舶用機關方面。尤能發揮其效能。與揮發油共為戰爭上之一.....more

118/170

列傳八

。奉省亦軍敗降。詔以北洋大臣李鴻章為全權議和。日廷索割臺灣。臺人聞之,奔走相告,哀籲請 止。三月二十有二日,景崧電奏曰:『三次電奉,一次電詢,總署和議情形,均未奉復詳行。紛傳割遼、臺並派某爵率兵船即.....more

119/170

外交志

,朝議大憂。簡內務卿大久保利通赴長崎,從道卒不聽,乃戒毋戰,以待後命,而攜李仙得歸東京。五月初二日,日進、孟春、三國等發長崎。初五日,至社寮港,上陸,移陣龜山。尋遣輕兵深入。牡丹番伏莽擊,日兵少卻。越.....more

120/170
上一頁
第 8 頁
共 12 頁
下一頁

艦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