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疇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釵合鏡圓

節相砥礪之士。始懽然接待。而昔之狹邪遊輩。曾相依為命者。則俱擯之門墻如恐弗及矣。第孤居凄寂。繫戀惓惓。漸至結想為夢。舉止失常。父母知之而無如何。惟誡以勤磨精勵。苟春風得意。不獨湘碧自歸。即納珠娘為簉.....more

196/219

脂粉獄

跋扈。大異昔。因不直其行。母屢勸女。女以冷語相譏。謂母袒婿。因之母女間感情漸惡。此後婦每屆與榮口角。輒語侵其母。更從而遷怒訾罵之。母不能忍。相與交鬨。婦尤悍。竟毆母。由是骨肉頓成寇仇焉。母與啟恒商.....more

197/219

列傳三

膏腴,野水縱橫,處處病涉,俗所謂九十九溪者,以為溝澮,闢田,可得良田數千頃,歲增民穀數十萬。臺北民生之大利,又無以加於此。然地廣無人,野番出沒,必棋置村落,設營汛,奠民居,而後及農畝。當事者往往難之.....more

198/219

臺灣詩社記

乃創瀛社,社員幾及百人。復與新竹之竹社、桃園之桃社互相聯合,時開大會。多士濟濟,集於一堂,可謂盛矣。餘自己未移家淡北,納交於瀛社諸君子,文字之歡,有逾昔。顧念海桑以後,吟社之設,後先而出。今其存者六.....more

199/219

戶役志

,給其田,樂其生業,故有久居之志。使得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後,可以光復故國,抑且奄有海邦。而南風不競,以至於亡。痛哉!  清人得臺之時,志稱舊額戶一萬二千七百二十七,口一萬六千八百二十人.....more

200/219

列傳七

。侍湯藥,莫敢稍遑。及沒,喪祭盡禮;尤善事老父。有弟九人,偶有不合,曲意求全。父在時,曾給家產,悉以沃讓諸弟,而自奉甚薄。課讀二十餘年,及門多成名。光緒二年卒。十七年,奉旨旌表。   子祖琛,字蔭亭.....more

201/219

德國史略

逭。想轉瞬間。必罹災厄而就滅亡。少焉祭壇破矣。神樹仆矣。而立於此處之威因尼夫例卓。初不見稍有損傷焉。其昔所崇仰智慧神雷神之心。恍然若有所失。乃傾耳而听由宣教師口中吐出之新說。 然其結果。仍不免死于羈.....more

202/219

梅雪爭春記

畏威。相與翕然。此固阿元之能,然亦燕娘之勳也。無何鄰居某,知阿元已襲祖產。乃紛紛各出夏氏舊主頻年所署債券。咸來求索夙逋。阿元謀之燕娘。燕娘曰。君甫襲產。族中子弟。多未附君。先雖巨,今若遽貨之於人。必.....more

203/219

列傳一

督。芝龍以擁立非本意,日與文臣忤。又以偏安一偶,不足以拒清師,密有反顧意。時招撫江南者內院洪承,招撫福建者御史黃熙胤,皆晉江人,與芝龍通音問。及兩浙敗,關門不戒,帝議親征,芝龍亦以不出關無以壓民望.....more

204/219

列傳五

出,趣召莊人,鳴金發砲,列炬如白晝。番驚竄,逐之。文明亦率一隊,遏其途。番不得歸,散走平間,殲其數十。自是不敢復犯阿罩霧。四年,文明被害彰化,報至,莊人大憤,不期而集者數千人,洶洶欲動。文鳳病在床.....more

205/219

丙子六秩自述書付子姪 

彰化崇友社貳拾週年紀念詩文續集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文字檔 出版品發行日期:1936 文字 夏之容 崇文社 丙子六秩自述書付子姪  臺灣文藝叢誌 臺灣文藝叢誌 內文:故老殘年。忽忽六十。撫念昔.....more

206/219

田賦志

游官府,驕奢淫佚,勢過王侯。而為之佃者,胼手胝足,水耨火耕,歲稔乃不獲一飽,先自作,貸種於人,頭會箕歛,從而剝之。貧富之等日差,貴賤之階愈絕,而民怨鬱矣。古者量人授田,一夫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more

207/219

由臺灣走來一個狗腳野禿侶

君來了這樣的一封信「……報紙上所刊載一篇 由臺灣走來一個狗腳禿侶 給我十分的駭異 深嘆臺灣社會有如是腐敗的布教師 迨遇黃君談及 才知道該野禿頭 曾一度到K地來參觀學校 我聽見了 更覺慚愧 ……為保持.....more

208/219

列傳二

貴被禽,地方漸平。署臺灣鎮總兵,仍統諸軍。九月,世驃卒,署理提督印務,遂撫杜君英父子而械之,餘黨悉平。  滿保以經理臺疆,擬畫沿山之界,禁出入。廷珍復之,略曰:『人情安土重遷,既有田廬舍、室家婦子環.....more

209/219

列傳五

以北,大甲以南,周數百里,田寬敞,水環山抱,可作都會。建城築署之費,應由臺、鳳、嘉、彰合資襄助。而巡撫岑毓英亦擇地東大墩之麓,籌造省垣,尚未行也。璈勇於任事,不避艱鉅,整飭吏治,振作文風。又以臺南為.....more

210/219

疇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