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禮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雍和宮記

宗風矣。故章嘉呼圖活佛卓錫北京,遇之隆,位在諸王上也。 中文 TUZ-440000018065 .....more

1156/1362

魏篤生先生暨繼配潘孺人墓誌銘

雅堂文集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文字檔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1 文字 雅堂 簡榮聰 魏篤生先生暨繼配潘孺人墓誌銘 臺灣文藝叢誌 臺灣文藝叢誌 內文:  新竹為詩之邦,敦道之士後先萃出。以橫所聞.....more

1157/1362

陳太孺人誄

蘭儀,光啟玉度。陟彼高坵,終朝及暮。習習穀風,淒淒靈雨。嗚呼哀哉!   淒淒靈雨,習習穀風。重泉漠漠,視天夢夢。何以思之,何以敬之,維之終。何以寫之,維德之容。誰其屍之,維女之宗。嗚呼哀哉!   維.....more

1158/1362

尊重東洋文化勿偏西洋學說論

人不識其有種種殘毒之說。未幾陷入國破人散之境。其他論自由。說平等。倡戀愛等。名目似佳。其實不能尊尚節制者居多。假其虛名自出。淘汰多端。豈無鄙哉。若謂西歐學說。為吾東洋之所未有。真不知西哲之精理名言.....more

1159/1362

臺灣青年自覺論

。守孰為大。守身為大。其於體育也至矣。此青年所當自覺者一。至於聖狂分途。視青年之趨向。使德育不先。無以端其正心思。檢束其形骸。流而忘返。變為輕薄少年而不悟。不大可悲乎。必也以詩書養其天性。以義飭其儀.....more

1160/1362

人才培養策

。蓋家無人才。則家道必替。國無人才。則國光難揚。國家之於人才。顧不重哉。夫周之興也。菁莪造士。棫樸作人。其殷殷於培養者何限。即制之選士造士。亦莫不於人才三致意焉。然時至今日。求其能貫通古今之學理。講.....more

1161/1362

崇文社百課集序

魯也隸籍以來垂三十年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幾幾乎崛然有文化之風焉道政齊刑可謂盡美矣百卉菁華四時不謝百物咸備五產不窮推之蕃地普及教育導以俗漸知羞恥教以國語馴化鴃舌有文繡衣?之蔽體無峒猺插青之野蠻將來文官學士.....more

1162/1362

彰化崇文社百期文集序

顏源發楊鏡湖吳茂樹李崇吳清波吳上花張淑子李山河王裕和及已故吳德功唐尹璿諸先生也大正十四年後則有馮安德黃茂盛王子典諸先生也或犧牲金錢或熱誠鼓舞援助寄附贈品得以維持至今日者皆諸先生之功也松何人斯敢不自勉.....more

1163/1362

破除迷信議

偶像。若赤子之依父母。蒼生之望君王。拜禱進香。不憚登山涉水。迎神賽會。務必窮侈極奢。甚且路旁亦拜焚香。左道亦虔誠求術。其他種種。難以縷陳。夫神聰明正直。豈人所可諂媚乞靈乎。靈爽在天。豈人所可憑虛假捏.....more

1164/1362

促進同化論

。以視吾人蟄居一隅。株守故園。鹿鹿魚魚甘心百年者。相去奚啻霄壤。是母國人之富有進取心。吾人可學而與之同化。母國人之處家庭。夫婦相敬相愛。其婦之待其所夫無敢少忤。儀周全。態度溫雅。而為其夫。亦能盡情愛護.....more

1165/1362

促進同化論

。然一代天子。必有一代之樂。刑法綱紀法度。俾民知所遵循。無論奉正朔。易服色。宜凜當王之貴。即凡祖國之語言文字。道德性情。尤必步亦步。趨亦趨。上以副聖天子一視同仁之意。下以與母國民相資為善之心。則同化尚.....more

1166/1362

破除迷信議

人人知所依歸。則於一切之迷信漸圖破除。庶有濟乎。何謂昌聖明道。近來儒教陵夷。漢學廢弛。而惑於鬼神者。愈見那多。鄙詩書為覆瓿。棄義如弁髦。專尚虛無。乞靈冥漠。又或卜筮地理。迷而弗悟。巫覡厭禳。信之不疑.....more

1167/1362

促進同化論

新矣。交際往來。悠然密矣。辮髮者醜狀也。纏足者陋習也。今己去之。冠婚喪際。雖稍異。然刪繁就簡。因時制宜。固其所也。習俗改良之鼓吹。即此意也。所遺憾者語言耳。蓋語言不通。則情意阻隔。無以達同化之旨。第.....more

1168/1362

維持漢學策

聲。喧傳遐邇。維持漢學之策。始自今籌。吾人於此。不勝感慨存焉。夫漢學為我邦之精華。而亦支那之國粹也。仁義智。忠信廉恥。大經大法。炳如日星。行之百世。而無瑕疵可議者也。我臺改隸後。凡日維新。人智之開發.....more

1169/1362

女子教育論

樂。以端其本。廣之以歷史。重之以輿圖。以宏其用。而又使之汎覽天下之大勢。周知四國之人情。一旦有事。則小戎好義。無衣同仇。士氣之激發可知也。四境無事。則機杼佐讀。黍肉饋餉。國力之富饒可想也.....more

1170/1362

禮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