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禮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東西文化比較論

發明之。以致十九世紀之富強。獨盛於歐洲也。然亦思二千年來。我東亞周孔之成法。九流諸子之學說。迺適與今日之泰西殊途而同歸乎。夫西方之盛稱萬國公法。今則周證之。其云自治之權。一天官之職掌也。其云自主之權.....more

796/1362

春秋大義解

取成周之禾。夫周天子也。鄭諸侯也。而交質帥師如鄰邦。罪鄭之君臣也。他如請隧問鼎。明為非義之舉。竊玉藏弓。斥為非之為。凡去族去氏去官之例。書名書人書爵之文。繩以大義。使人敢千。其正名定分也。不亦隱而明.....more

797/1362

業佃相依說

厭誅求。尤為人道所不許。既增其租。又重其質。生活之不安定。實基於此。俄國所以有仁主義也。佃人租地而耕。收穫以食。所賴以仰事俯畜者。不為薄矣。正宜殫精竭力。飲水思源。無廢時。無廢地。以求農事之改良。產.....more

798/1362

勸孝文

。怡色柔聲以諫。孝成於身。道洽天下。故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孔子謂生死葬祭以。此之謂也。欲勸孝莫如習。若夫春秋世衰道微。孔子持明分而繩之以大義。是故許止書名。人知敬孝。衛輒稱兵。人知乖倫。若穎考叔愛其.....more

799/1362

風紀肅正並嚴重社會制裁議

也。地有紀乎。曰有。山川高下原衍燥濕。地之紀也。人有紀乎。曰有。孝弟忠信義廉恥。人之紀也。是故天之紀正。而四時得其化矣。地之紀正。而五行順其氣矣。人之紀正。而萬事合其宜矣。自十九世紀以來。歐風美雨.....more

800/1362

德國史略

境。其時適虞列哥里(GREGORY)。膺法王重任(千零七十三年)。在虞列哥里未立法王之前。帝已聞其為人。與希爾武蘭卓(HILDEBRAND)齊名。又為鐵中錚錚之說教家。且熱心之維新人物。其來登法王位.....more

801/1362

有明總論(四) 

從子。武宗之從弟。其為孝宗後無疑矣。何即位六日。即詔議興獻王典。豈不知為人後不得私其親乎。夫興獻雖為天子父。則未?南面為天子。雖為武宗叔。則嘗北面事武宗。其得稱帝與否。不辨自明。乃偏執已見。棄正議而.....more

802/1362

列傳一

,以明季諸臣配。詔曰可。於是從祀者百十有四人。而潛德幽光,乃揚東海矣。是篇所載,僅舉其名。而林圯之開拓番地,林鳳之戰沒海隅,竟不列於祀典,豈一時之失歟?若夫沈、徐諸公,為上客,分屬寓賢,故別傳之.....more

803/1362

教育志

,學先聖樂。其秀異者移鄉學於庠序;庠序之異者移國學於少學。諸侯歲貢少學之異者於天子,學於太學,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則別之以射,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故古之取士也寬,其用之也嚴.....more

804/1362

列傳七

。遇歲試時,謝其結;寒畯之子,獎以花紅。以是士林推重。歸里後,以身作則,事兄敬,字弟慈,躬行儉樸。士之出入其鄉者,無不而送之。里黨之人,無不惠焉。道光十二年張丙之變,嘉義各莊所在騷動,而鐵線橋堡當.....more

805/1362

風俗志

日節,祀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墓;嘗,春祭也。祭以餑餅,治牲醴,掛紙錢,歸乃食之。餑餅以為衣,內裹蔬肉。炸油者謂之春餅。嘗墓之,富貴家歲一行之,常人則兩、三年一行。婦孺歸時,各插榕枝於髻.....more

806/1362

儒佛為救世之亟需論 

世法。佛出世間。枘鑿不容。途徑亦別。安在其能一貫耶。曰觀其道。則儒與佛無二理。論其跡。則儒與佛真殊途也。今請先言儒。周曰。儒以道得民。自孔子集群聖之大成。而儒宗之名立。不惟孟荀諸子皆儒。即老莊一派亦.....more

807/1362

同姓結婚利弊論

少者。亦有利少而弊多者。至若利絕無而弊獨見者。如今日所論之同姓結婚是已。自姬公制。同姓不婚。數千年來。相沿確守。雖累朝易命。無敢或違。蒙元滿清。以胡人入主中夏。雖己國無姓氏之別。亦不敢廢漢族有姓氏之.....more

808/1362

孔教論

名。而陰悖孔教之實。記誦孔教之詞章。而不實踐孔教之真理。以致國運不振。異族欺迫。又見各國出有飛行機。製有潛航艇。創有無線電。種種利害軍器。遂驚之為神。以為孔教徒有仁義智之學。而不能為此希奇之物。以與.....more

809/1362

莊子論

。其殉一也。其殘生而傷性。則伯夷亦盜跖耳。不必譽堯而非桀也。同歸于道而己。非聖人是非之心也。且莊子已明其道德矣。乃視仁義為駢拇枝指。賤樂為附贅懸疣。鄙制度為桎梏囹圄焉。蓋以為上古之民。渾渾噩噩。無為而.....more

810/1362

禮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