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禮|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書李翁事

觫甚,弱者爭遷徙,而強者方以死拒,無有敢到城者。翁遍求之,則有附近村曾姓者先期入城,聞官軍誅勦事,匿不敢出;翁乃邀至家,謀與俱,報二十四村人。翁長子雅欣率弟崇環諫,不聽去;翁不可,曰:「余往而解二十.....more

1261/1362

風俗志

,製餅作麵,皆粉為之,消用頗宏。歲時慶賀必用紅龜,象其形也。白者謂之饅頭,則喪祭為之爾。糕餅之餡,多用豆,或以麻,或搗落花生為末而和之。臺灣產糖,故食糖亦多也。   酒以成。祀神燕客,多用老酒,以朮釀.....more

1262/1362

工藝志

臺御史吳達以論治臺事宜,其一條云:『臺地不種蠶桑,不種棉苧,故其民多遊惰。婦女衣綺羅,粧珠翠,好遊成俗。則桑麻之政不可緩也。制府滿公撫閩時,嘗著蠶桑要法,繪十二圖,頒行郡縣。臺土寬曠,最宜樹桑,可.....more

1263/1362

列傳三

浦蔡新為太子太傅,方重用。海門以鄉人見。新嘉其孝,留之家,妻以女。成祖得免,還其產。途次海門溺水死。成祖既歸,年老,猶日課農事,與眾同甘苦,復墾里族之野。或勸其少息,曰:『我生長農家,義當食力,何可.....more

1264/1362

列傳三

荊軻、聶政之徒,感恩知己,激憤舍生,亦足以振懦夫之氣,成俠客之名,歷百世而不泯也。嗚呼!如吳鳳者,則為漢族而死爾。迄今過阿里山者,莫不談之嘖嘖。然則如鳳者,漢族豈可少哉?頂而祝之,范金而祀之,而後可.....more

1265/1362

列傳三

特旨優褒,賜祭葬,建坊原籍。   壽同春,浙江諸暨人。佐淡水同知程峻之幕,時年已七十有二,矍鑠能任事。乾隆五十一年冬,林爽文起事,破彰化,陷竹塹,峻死焉。同春亦被擄。王作聞其名,以相待,願受教。同春.....more

1266/1362

周代石鼓記

鼓。鼓凡十,大徑尺餘,高可三尺。初在陳倉之野,唐鄭餘慶始遷至鳳翔。韓昌黎作歌,以為周宣王獵鼓,宜置太學。按史宣王為中興之主,開明堂,朝諸侯,大閱車徒,以行蒐狩之。其詩則雅頌也,其字則抽文也。而後儒揣.....more

1267/1362

尊重東洋文化勿偏西洋學說論

之皮毛。視教如敝屣。人權稱平等。戀愛唱自由。以致東洋文化。幾乎蕩然無存。人心之偏向。西洋學說。有如雨後春筍。逞出無窮。獨不思東洋文化。有實質創健之精神。具有數千年之歷史。較之西學浮華放縱。為一時的.....more

1268/1362

人才培養策

倫常經濟之學。立仁義智。格致誠正之基。行孝弟忠信。修齊治平。倫常經濟之本。縱橫萬卷。令子弟涵濡其中。朝夕研究。融會貫通。心解力行。斯道德中無缺點。倫常內有完人矣。則培養者又其一。 總而論之。學校人才.....more

1269/1362

崇文社文集序

東洋宗教多而孔教少實行滿清遂以文弱亡國革命後之中華武人割據政黨爭權四億蒼生傷心塗炭於是憤世文人大倡勞工革命其他種種革命凡達爾文馬克斯黑格兒柏格森及托爾斯泰克魯泡特金尼采仁以外多數革命哲學家鴻篇大文無.....more

1270/1362

養苗媳及蓄婢之獘害議

畏里閭之誚。朱陳之好未修。秦晉之仇旋結。淫媒盜婦。因以借資。法部公庭。紛而聚訟。昔日之公庭抗者。今忽變而為虎豹相凌矣。一則敗壞人倫也。夫以撫摩辛苦。似無別有存心。而正不知其有中變也。子少而婦長成。姿.....more

1271/1362

崇文社文集卷一 / 賭博弊害論

有耳。萬一警官掩至。捕送公庭。輕則罰鍰。重則笞刑。一朝失足。畢世貽羞。此其害二也。廉恥者。義之大防。男與男賭。已為風教之憂。女與男賭。更失閨門之訓。蓋男女混雜之場。實廉恥道喪之漸。律以男女授受不親.....more

1272/1362

薄命辭(上)

醜態。咄咄迫人。一時觸景生悲。羞慚無地。立刻回家。暗自痛哭。逐密購阿芙蓉索性咽下。竟被家人發覺灌救死而復甦。恨煙量較輕。不能斷送生命。留此殘軀。至今言之。猶有餘痛也。父母諗予心決。乃為陪廢婚。許為別.....more

1273/1362

孝子蕭明燦侯瑞珍吳拔英合傳

事死事生之。每遇朔望。則省視墳墓。雖有緊急事務。狂風暴雨。亦必躬親。蓋其天性使然。其對於父也。罔不盡子道。父有疾。旦不食。夜不寢。醫藥親嘗。不敢苟且造次。行年七十餘。嘗朗讀詩書古文。以怡其情。繼母.....more

1274/1362

吳子仁公之略傳

籍。公聞之。急內渡。比及鄉園。考已蓋棺歿矣。公不獲親視含殮。搶地呼天。哀傷不己。又不能不躬親照料喪事。本思讀廬墓守制。而慈母每以臺灣商業為念。促公葬事畢。渡臺照料。庶免成業失墜。公不得己。再回台任事.....more

1275/1362

禮|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