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禮|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家庭制度與個人主義孰優論

孝友恭。彬彬乎其。規行矩步。郁郁乎其文。以之治家則家齊。以之治國則國治。以之治軍旅則得其效命。謂為國本。豈虛譽哉。噫三代後所賴以維持世道人心者。惟倫常一線之曙光不滅耳。乃羨個人主義者。竟視為束縛之具.....more

946/1362

老少提攜說

乎。詩云他山。可以攻錯。易占麗澤。足以相資。況在老少。宜如何之親切。詩書能愈愚。提攜之可增益其智識。義足涵養。提攜之可範圍其性情。詩曰方叔元老。克壯其猷。經曰。昔我仲尼。尚師項橐。是老者固不可忽。而.....more

947/1362

得魚忘筌論

與不貴。亦視其事之可忘不可忘而已。孝第忠信。義廉恥。此數者、事之不可忘也。而忘之者足以害其身。聲色酒味。高喜陂池。此數者、事之可忘也。而不忘者足以忘其國。以不忘為可貴耶。如田夫不忘兔而守株。樵夫不忘.....more

948/1362

得魚忘筌論

、其於穆流行也。譬之帝王。筌、其樂刑政。得魚、其大德敦化。假神道以設教。其要在教之行。不在神道之久假。從龜筮以決疑。其要在疑之析不在龜筮之協從。人之求道。何以異此。動植飛潛。造物之芻狗也。典墳邱索。聖.....more

949/1362

春秋大義解

預謂仲尼因魯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偽。而志其典。上以遵周公之遺制。下以明將來之法。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則刊而正之。以示勸戒等語。則本劉子駿之創通大義而申其說耳。至朱子引尹氏註云。孔子作春秋。亦以史之文.....more

950/1362

振起筆權崇正黜邪論

之罪人也。夫保苗莫如除莠。去小人莫如尊君子。蓋日光則燭火失其明。正崇。則邪說失其效。是故聖人之化人也。有為之明。有易為之幽。有道德仁義為之體。有綱常倫理為之用。至理昭垂。炳若日星。彼習為禍福之說。以.....more

951/1362

寵妾弊害論

崇文社文集(4)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文字檔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文字 紫髯翁 周崑陽 寵妾弊害論 臺灣文藝叢誌 臺灣文藝叢誌 內文:考之周。妻妾之制。自天子六官九嬪而外。諸侯五。大夫三.....more

952/1362

文盲說

粕。便以為珍。再飫秕糠。即以為美。乞人唾餘。而沾沾自喜。遂敢畔經離道。敗俗傷風。革故鼎新。卑迂孔孟。孝弟忠信。略而不講。義廉恥。棄而不修。其家蔽何深也。夫彼趨重科學。論物質則有餘。論精神則不足。故其.....more

953/1362

君子亦有惡乎論

開忠厚之源也。居下訕上。惡之所以防僣越之分也。好勇無。惡之所以杜作亂之基也。果敢而窒。惡之所以謹妄作之弊也。君子有惡。君子固仁者也。仁者之於人也。治小人不嚴。則無以進人於君子之路。辦小人不早。則無以.....more

954/1362

君子亦有惡乎論

。謂其排人不力也。或譏人曲。謂其摘人不盡也。誣善為惡。誣是為非。善惡雜則是非淆。是非淆則人心亂。人心亂則世道亡。此君子之惡所由嚴也。惡稱人之惡。即以杜讒謗之端。惡居下訕上。即防侮慢之漸。惡勇而無。即以.....more

955/1362

君子亦有惡乎論

。故堯舜之殛四凶。皆仁天下之心也。設或假大度以示包容。渾如川澤之納污藏垢。勢必至日長其惡。而莫能禦。則將來之流毒社會。其將伊於胡底耶。彼近世之敗度敗。而自詡為文明。則其執迷不悟。而不思就正於君子者。抑.....more

956/1362

潤庵吟草序

地與力與禁例,不克肄業鄒魯,觀廟堂器,遂徑入臺灣師範學校,以植教學相長之基。畢業後,即潛心經傳,汎覽群籍,以補校科所未逮。而於詩致力尤勤,若楚之屈,晉之陶,唐宋之李杜王孟韓蘇諸大家詩集,罔不參互研求.....more

957/1362

孔教論

。幸我明治天皇深慮及此。故敕布教育敕語。蓋欲以為我臣民暗夜之明燈。學海之指針。窺其旨意。似乎合契於聖道。而一毫勿差也。徵之我祖先所傳之懿訓。國家教育之淵源。而於倫理綱常。樂典章。燦然炤備。是誠通諸古今.....more

958/1362

俄國史略           ...

(IZHERA)沈溺之處。與亞歷山大軍相撞相傳戰前一日。亞歷山大之衛隊長。夢見聖人保里斯及虞武。登舟助戰。醒後以實告王。且含有鼓吹之意。翌朝王果發奮揮戈。率軍險進。擊退瑞軍。于是奴僕之危解矣。大王既.....more

959/1362

地界叢談

於地文之奇妙如希覓的耶之延黎系須卓峰拔海貳萬九千壹百尺波斯之覓興卓山拔海貳萬八千尺然以地球之大視之則惟微略突起縱如我邦之富士山新高山己佔亞細亞之第六假製一直徑百六拾三尺地球儀新高富士二山高僅一寸然土.....more

960/1362

禮| 在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