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_` 在 紀錄片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gaya

邱若龍 以泰雅賽德克族與1930年的「霧社事件」為主軸,並且以數千年來賽德克族遵守祖先的遺訓 [gaya]為貫穿。 邱若龍 gaya 數千年以來塞德克族遵守祖先的遺訓『GaYa』男獵女織生存於台灣中.....more

1/20

達瓦蘭的彎彎路

伊誕‧巴瓦瓦隆 追求與守著那山、那水、那故事的彎彎路,也變成外出子民的另一種生活寄望。 伊誕‧巴瓦瓦隆 達瓦蘭的彎彎路 「達瓦蘭」排灣族語原意為「被造之地」。當地傳統何文明不斷織對話時,帶給部落的真.....more

2/20

蛻變中的排灣族生命禮俗-喪葬篇

巴勒祿戈‧卡甲日班 巴勒祿戈‧卡甲日班 蛻變中的排灣族生命禮俗-喪葬篇 排灣族的生老命死的生命禮俗當中,喪禮一向是被很重視的一個環節,其中的儀式排場會因往生者的家族、社會地位、背景的高低而有所不同。.....more

3/20

稻田裡的kilomaan(豐年祭)

喇外‧達賴 喇外‧達賴 稻田裡的kilomaan(豐年祭) 因為部落沒有活動中心,所以台東馬蘭阿美族人每年都是在收割完的稻田裡舉行,族人以最慎重、愉悅的心情來舉辦盛會,而族人們在面對傳統文化的精神態.....more

4/20

希?雅布書卡嫩

希‧雅布書卡嫩|張淑蘭 我是蘭嶼衛生所的護士淑蘭。這幾年,我試著去感受,族人如何去面對人的老去、生病和死亡。我忽然發現,這些和我熟悉的西方醫療概念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我開始靜靜的去體會,那些我全.....more

5/20

布農文教基金會的美麗與哀愁

布農文教基金會的美麗與哀愁|達嗨.閔奇暖(蔡善神) 本片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是由基金會自述其成立之歷史、組織與宗旨,並穿插部落居民對基金會的意見;後半部則在介紹永續工程內容及員工、部落居民對此計.....more

6/20

打開台灣歷史的窗口─重返內本鹿

重返內本鹿|蔡善神 內本鹿曾經是布農族人的舊部落所在地,在歷經不同的外來政策後,族人陸陸續續被迫遷移到山下,遠離故鄉。2002年,這一群布農族人的後裔,帶著部落的老人、與對舊部落的回憶,重回內本鹿,.....more

7/20

重返內本鹿

本片為台灣第一次由原住民以自己觀點、攝影、撰稿、剪輯的紀錄影片。 達嗨.閔奇暖(蔡善神) 重返內本鹿 本片為台灣第一次由原住民以自己觀點、攝影、撰稿、剪輯的紀錄影片,以布農語發音,中文字幕,製作發表.....more

8/20

愛戀排灣笛

胡台麗 一部紀錄排灣族四種不同的口笛、鼻笛吹奏系統的影片,但除了作為保存及記載這些族群藝術的客觀紀實外,【愛戀排灣笛】把吹奏者對樂器的情感,以及他們的身世、個性、生命態度,也一併捕捉,甚至涵蓋了頭目.....more

9/20

蘭嶼觀點

蘭嶼觀點|胡台麗 此影片主要是在探討:蘭嶼的雅美人受到現代文明及外來衝突後所發生的問題。分為三個主要段落來進行,一是開放觀光後帶來的影響與衝突,二是現代醫療,述及雅美人傳統信仰中對於疾病概念與醫療行.....more

10/20

石頭夢

石頭夢|胡台麗 劉必稼是一個從大陸農村隨著蔣介石總統來台灣的軍人。退伍前到台灣東部河川地挑石頭,開闢田地。數十年後,胡台麗在花蓮的一個農莊中發現了他,以及這個由外省老兵與他們來自台灣不同族群的妻子及.....more

11/20

穿過婆家村

穿過婆家村|胡台麗 影片內容記錄胡女士本身的故事,以一位外省媳婦的觀點去看台中市南屯劉厝村歷經房舍田地被拆遷徵收、聚落轉型與變遷的風貌 ,以及台灣農村在都市化轉型過程中的村民生活片段。 胡台麗 穿過.....more

12/20

矮人祭之歌

矮人祭之歌|胡台麗|李道明 本片為 1986 年賽夏族北祭團於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舉行的十年大祭之紀錄。 以十五首如史詩般形式完整的矮人祭歌片段為貫串,呈現矮人祭的意義, 以及.....more

13/20

代誌大條-「番」親有來沒

代誌大條-「番」親有來沒|潘朝成 主角潘瑞淋(外號:大條仔)年輕時在高雄一帶混道上兄弟,1970年代結束綠島的五年管訓後,決心脫離黑道生活,出獄後他在外頭打拼了幾年後回到部落。目前他是部落領袖人物之.....more

14/20

鳥踏石仔的噶瑪蘭

鳥踏石仔的噶瑪蘭|潘朝成 台灣原住民族在歷經外來族群三、四百年來的武力侵占、統治、欺壓、羞辱之後,平埔族群後裔勇敢的走出自卑陰影自己編導的第一部紀錄片。本影片深刻的描述1920年代,一個世居宜蘭的噶.....more

15/20
第 1 頁
共 2 頁
下一頁
  • 1
  • 2
  • 至第

_` 在 紀錄片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