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繩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符合的藏品

為木製,長約 150公分至200公分不等。固定鏃是在鏃的下端開洞成中空,套固在槍的一端。而活動鏃有倒鉤,鏃刺入獸體以後野獸掙扎狂奔,鏃與槍脫離,鏃上的帶.就成為逃脫的障礙而被絆倒。槍鏃的形式很多,用.....more

76/190

為木製,長約 150公分至200公分不等。固定鏃是在鏃的下端開洞成中空,套固在槍的一端。而活動鏃有倒鉤,鏃刺入獸體以後野獸掙扎狂奔,鏃與槍脫離,鏃上的帶.就成為逃脫的障礙而被絆倒。槍鏃的形式很多,用.....more

77/190

背簍

用籐材,由於籐比竹少,所以較少見。另外還有月桃編織的有月桃席、盛物箱器及網帶編織。泰雅族竹編技術在各類自然材料運用中,以竹、木兩類應用最為廣泛。在結網技藝方面以籐、麻線或麻為材料織成狩獵網袋,用手結.....more

78/190

祈禱箱

,結附以麻線編成的細網。網口綴附籐編小環,小環貫穿以小,以供束紮。 占卜道具箱通常在其正面刻劃有文樣,但有時兩側和背面亦施有雕刻。與宗教有關的用具,其所施刻的文樣,常比日常用品上者配置工整而雕刻仔細.....more

79/190

食器(草埔社住家)

式是使用毛毯邊緣收邊。用來裝放食物的容器,邊緣有麻提帶可供提取。 排灣族素有藝術民族之稱,因其分布於亞熱帶台灣本省之南端,生活條件優厚,其工藝極為發達,工藝品種亦多。排灣族利用月桃做成行李箱、紡織用.....more

80/190

食器(草埔社住家)

式是使用毛毯邊緣收邊。用來裝放食物的容器,邊緣有麻提帶可供提取。 排灣族素有藝術民族之稱,因其分布於亞熱帶台灣本省之南端,生活條件優厚,其工藝極為發達,工藝品種亦多。排灣族利用月桃做成行李箱、紡織用.....more

81/190

陶罐(內文平民住家)

用品,壺口加上了手抦,以方便提水,是那些技術良好且較細心的人製作而成。 台灣自古即有陶器,七千年前的史前時期即有紋陶的出土,原住民各族中保有陶器的有排灣、魯凱、雅美、阿美、布農和鄒族,而仍能製作或保.....more

82/190

水甕

直線條紋外,其他並無任何花樣。是為儲水的容器。 台灣自古即有陶器,七千年前的史前時期即有紋陶的出土,原住民各族中保有陶器的有排灣、魯凱、雅美、阿美、布農和鄒族,而仍能製作或保留技術的只有雅美、阿美.....more

83/190

陶壺

自古即有陶器,七千年前的史前時期即有紋陶的出土,原住民各族中保有陶器的有排灣、魯凱、雅美、阿美、布農和鄒族,而仍能製作或保留技術的只有雅美、阿美、曹和布農了。排灣族制陶技術已完全失傳,現有陶罐為祖先.....more

84/190

食器-藤編器物

使用毛毯邊緣收邊。用來裝放食物的容器,邊緣有麻提帶可供提取。 排灣族素有藝術民族之稱,因其分布於亞熱帶台灣本省之南端,生活條件優厚,其工藝極為發達,工藝品種亦多。排灣族利用月桃做成行李箱、紡織用具袋.....more

85/190

人形花瓶-男

古即有陶器,七千年前的史前時期即有紋陶的出土,原住民各族中保有陶器的有排灣、魯凱、雅美、阿美、布農和鄒族,而仍能製作或保留技術的只有雅美、阿美、曹和布農了。排灣族制陶技術已完全失傳,現有陶罐為祖先所.....more

86/190

人形花瓶-女

,七千年前的史前時期即有紋陶的出土,原住民各族中保有陶器的有排灣、魯凱、雅美、阿美、布農和鄒族,而仍能製作或保留技術的只有雅美、阿美、曹和布農了。排灣族制陶技術已完全失傳,現有陶罐為祖先所流傳下來.....more

87/190

陶製抬燈

自古即有陶器,七千年前的史前時期即有紋陶的出土,原住民各族中保有陶器的有排灣、魯凱、雅美、阿美、布農和鄒族,而仍能製作或保留技術的只有雅美、阿美、曹和布農了。排灣族制陶技術已完全失傳,現有陶罐為祖先.....more

88/190

食器-竹編器物

毛毯邊緣收邊。用來裝放食物的容器,邊緣有麻提帶可供提取。 排灣族素有藝術民族之稱,因其分布於亞熱帶台灣本省之南端,生活條件優厚,其工藝極為發達,工藝品種亦多。排灣族利用月桃做成行李箱、紡織用具袋,用.....more

89/190

揹簍

排灣族|藤編器|背簍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典藏文物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08年2月 揹簍 排灣族揹簍,用籐編製類似梯形的竹簍,底部是用較寬的籐編織,一邊綁有麻線當.....more

90/190
上一頁
第 6 頁
共 13 頁
下一頁

繩 在 器物 分類當中 的相關搜尋